大型曲艺音乐剧《成都家书》7月22日-24日成都上演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7-19 18:53:04 编辑:刘婷婷 点击:

中国网讯(王昱霖) “总体来看今天第一次联排达到了预期效果,后面几天,希望大家尽快适应自己的舞台位置,着重在表演细节上进行调整。”7月18日,经过一个多月的排练筹备,由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创排的大型曲艺音乐剧《成都家书》进行了首次带妆联排。看到演员们初次与舞台结合的“成品”后,来自北京人艺的导演杨佳音信心十足。他表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光辉时刻,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完成好这部具有时代意义的舞台作品,在重要的历史节点奉献自己的力量。

据介绍,大型曲艺音乐剧《成都家书》由知名编剧董玉方执笔,北京人艺导演杨佳音执导,作曲家顾磊负责音乐,四川曲艺研究院毛军豪任副导演。该剧以抗美援朝战争中十五军入朝作战为历史背景,讲述四川男儿在异国他乡英勇战斗、保家卫国期间,通过一封封“家书”传递亲情,弘扬家国情怀的动人故事。
当天的彩排现场,随着舞台的转动,四川男儿在入朝抗美期间与家人来往的书信内容,跨越了时空的阻碍,通过四川曲艺这一艺术载体实现了战场与成都的两地对话。剧中,家书是在长途奔袭的崇山峻岭间写下的情书,是在硝烟漫的生死战场上写下的血书,是年迈母亲寄往遥远战场的叮嘱,也是风华正茂的少女写给前线未婚夫的约定……它们带领着观众一步步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回顾党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历程。

“百年间,每每在民族最危难的时刻,川人都从未缺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四川牺牲烈士21051人,两万余名四川男儿与故乡的书信来往,或散落在各地纪念馆,或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但它们是最悲壮的精神火种。”编剧董玉方这样说,“家书,连着战场的滚滚战火,也连着故乡的袅袅烟火,一来一去,一问一答,让家与国连成史诗。”战争中的家书有温度、有细节、有平实的叙述与问候,最能体现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真实情感。而曲艺艺术的特点正是以小见大,以朴素的细节传递动人的力量,“讲述战场与故乡之间的铁骨柔情,表现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生命追问,歌颂个人与家国之间的崇高精神是本次《成都家书》的创作初衷。”

同时,为展现曲艺之美,该剧也是继《山高水长》后,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对“曲艺音乐剧”这一综合性舞台艺术的再次探索。排练现场,四川盘子、清音、金钱板、扬琴等传统曲艺元素,搭配着幽默的四川方言,融入在剧情中,增加了剧目的可看性和可听性。
“相比《山高水长》单纯对四川曲艺的移植改编,《成都家书》的音乐更加抽象化,包含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据刚刚结束唱段创作的顾磊介绍,在《成都家书》里,虽然不会单独出现某曲艺曲种的表演桥段,但几乎所有音乐都是以扬琴、清音等极具四川曲艺特色的艺术门类为旋律动机进行创作发挥。“以扬琴为例,它的旋律结构严密、仪式感强,对现代音乐创作手法而言,只要提炼其核心要素、典型语境、特征手法,围绕剧情需要即可进行创新运用。”顾磊还透露,为体现真实战争的宏大背景,本次音乐还加入了双管编制的交响乐团及歌队助唱,丰富的音乐色彩将多层次体现四川男儿精忠报国的精神力量。

“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演员队副队长王海洋在本剧中扮演“神枪手”孟一枪一角,对一名声乐演员而言,难度不小。据他透露,本剧演员全部是来自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的演职人员,大多都没有戏剧表演的经验,但自《山高水长》后,“曲艺音乐剧”这种舞台艺术形式很好地锻炼了大家表、演、唱的综合能力。“今天的排练大家游刃有余的表演就是最好的印证。”王海洋还表示,“作为一名演员,在建党百年这个重要历史节点能参与这样一部有血有肉的艺术作品,重温中国共产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艰苦奋斗的足迹,很有意义。”

据悉,曲艺音乐剧《成都家书》既是献礼建党100周年的诚意之作,也是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推动曲艺艺术内容创新、融合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的探路之举。该剧将于7月22日在成都新声剧场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