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时,在国际形势变更以及国内经济发展战略布局需要的大背景下,以战备为指导思想,国家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便是“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无数能人志士的热忱与奉献推动了当时的工业发展。而在青神“三厂一院”的建设中,便有这么一群色彩瑰丽的人,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中,无私地奉献他们的才华、心血和青春,创造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1967年至1971年,在青神境内的原黑龙公社、青竹公社(现均属青竹街道)等地,国营星华仪器厂、国营建川机器厂、国营建华仪器厂陆续启动建设、生产。1972年,原电子部四〇八医院在当地建院。以上单位,即是青神“三线建设”中的“三厂一院”。
红砖宽墙平地起
如今走进青神县青竹街道建川社区的三厂一院,目之所及之处尽是老街区、老厂房,红砖墙、旧瓦房。这些建筑乍看有英雄垂暮之感,但仍可从其中窥得几分壮年时期的雄姿英发。
“刚来的时候这儿还是一片荒山,大家住在工棚里,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建宿舍、建厂区之类的。挑石头、运泥土,从山下搬到山上,什么脏活累活我都做过。”如今年近古稀的老人,原306厂厂区办公室文秘侯幼仪,站在这栋满载她青春回忆的建筑前思绪纷飞。
工厂建设之初,由于交通不便,大家就用100多辆牛车来运输砖和沙石;没有公共汽车,到青神县城只能步行。有老人感叹道,“那时生活和工作虽然艰苦,但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生活过得简单却不乏味,可谓‘累并快乐着’。”
那时的年轻人们,心里没有胆怯和退缩,满满的都是期盼和信心,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满干劲和热情,一心投入建设,为国家奉献力量,爱国氛围非常浓厚。
后来,因工作需要,侯幼仪被调去厂区办公室负责打字员工作,但那段与工友们共同挥洒汗水的艰苦日子,却成了她记忆里永远不会忘却的美好。
“你看,这里是我们的食堂,旁边是男生宿舍、女生宿舍,对面是配电室,后面还有电影院,这些都是我们来了后,一点一点建好的。”侯幼仪兴致勃勃地当起了导游,并且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老物件跟大家分享:一个充满年代感的饭盒、一张1994年颁发的奖状、一个代表身份的工作证以及唯一一张彩色的工作照,这些都是她心中的宝贝,也是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
艰困难阻成果涌
那个时期,物质条件极度困乏。比生活环境简陋更致命的,是生产、研究器械的粗糙与研究样本的稀缺。
在青神建设者们正热火朝天地搞基建时,远在绵阳的七三〇厂的试制连已经开始了产品的研发。通过特殊渠道,一支来自外国的杂音计辗转到了试制连技术骨干唐瑜手中。
因杂音计已经被拆解过,研发工作举步维艰。但唐瑜好研究、勤钻研,在不长的时间内,便与同事一起完成了技术攻关。研发出了技术参数、功能与原型机相近的产品,这个产品,也成为国营八六三厂之后几十年的拳头产品之一。
在科研方面,国营建川机器厂作为原电子工业部专门研制、生产环境试验设备的专业厂家,在计划经济时期,尽管专业技术比较狭窄,但在广大科学技术人员和全厂职工的努力下,二十多年来,在环境试验设备的开发上,经过了从小到大(容积)、从简到多(功能)、从低到高(性能)的发展阶段。
无悔青春永镌刻
在青神县还有很多三线建设者,他们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和“支边光荣”的时代感召下,打起背包、告别亲人、远涉千里,带着对故乡的眷恋,从繁华的大城市义无反顾地来到青神,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中,无私地奉献他们的才华、心血和青春。
原306厂后勤处长张浩然回忆过往,说道:“从20多岁到了这个地方,一直在这个工厂里面工作,一直到破产。每每地走到这个厂区里面就想起当时从当工人到保卫,再到后勤,青春就完全付出给这个工厂,心头还是有很多不舍。”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三线企业在完成了那段特殊使命后,或破产或转型重组或异地搬迁,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当地建起了三线记忆馆,通过实物、照片等形式,记录下了三线建设者们在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材料和设备供应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风餐露宿、肩挑背扛的建设场景。
“三线建设”时期,不仅是与艰苦环境斗争的一段创业史,更是一段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三线精神”不是特殊时期的“限定精神”,而是根植所有勤劳勇敢的中华人民骨髓中的不灭火种。(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