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遂宁市住建局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让城市在绿水青山中自然生长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4-22 11:21:29 编辑:周姿彤 点击:
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遂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幸福宜居指数、实现城市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的重要抓手,不断夯实建设联动成渝的重要门户枢纽、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生态本底。
坚持高位推动、健全组织体制机制
强化领导“增内力”。坚持市委统筹、政府主导、部门配合、辖区负责,建立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体系,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集中调度。在历年的全市议事协调机构精简特别是2020年压减16%的情况下,仍然保留并加强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新增了成员单位、抬高了机构位次。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组织研究、检查海绵城市建设40余次。
理顺体制“聚合力”。将城市给排水、污水处理、排水防涝等涉水职能集中整合到住建部门,市一级设立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增专门编制2个,各地均在城市建设部门设立了海绵城市建设专门岗位、安排专人从事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海绵城市建设样板——遂宁市体育中心
坚持绿色发展、保护自然生态本底 
加强生态保护。遂宁市2007年制定了《遂宁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16年出台了《遂宁市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划定了城市蓝线、绿线,对自然水体和绿地予以保护,严禁随意侵占和破坏。同时,围绕山、水做文章,打造沿山生态走廊、沿江、沿河的公园、湿地,形成完善的山水生态体系,以自然水岸为本底,充分利用湿地的水体净化功能,保护涪江水体。截至2020年底,遂宁市建成64个城市公园,涵盖了山体公园、湿地公园、滨江公园等全类别,实现了城市区域自然生态的全面保护。
加强生态修复。抓好黑臭水体治理。坚持流域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的思路,强化部门联动,“条块结合”,采取雨污分流、污水截流、清理河道垃圾、规范生产企业、养殖场排放行为等措施抓好点源污染治理;采取堤岸柔化、初期雨水调蓄、农药化肥规范使用等措施抓好面源污染治理;采取河道清淤、活水提质等措施抓好内源污染治理。目前,明月河、米家河2条黑臭水体已完成治理工作。促进污水提质增效。印发了《遂宁市污水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编制了《遂宁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方案》,系统解决污水管网空白区、管道错接混接、管道破损、管径偏小等突出问题,加快推进管网新建和改造工作,2020年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61.12%。
加强生态安全。积极引进专家团队组织了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全覆盖的模型模拟,组织编制了明月河流域、联盟河流域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方案、《遂宁市老旧城区雨污分流方案》,修订完成了《遂宁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增补)》并于2020年发布实施,形成了全域覆盖的涉及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的顶层设计,并通过河床整治、堤坝维护、河岸亮化、绿化、美化以及做实做细排水防涝,综合采取“治理低洼易涝点、打通排水咽喉、雨污分流改造、提高排水标准、新增雨水排口、增添强排设施”六大举措。抓好源头减排,在径流路径上因地制宜设置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碎石渗透带等绿色海绵设施,从源头减少雨水排放;抓好过程控制,提高管道标准,提升管道过流能力等灰色措施;抓好末端治理,建设雨水提升泵站和应急体系,提高防洪排涝能力。主城区2013年排查出的内涝点通过系统治理,已基本消除了内涝隐患。已完成的内涝点整治项目经受住了多次强降雨的检验,特别是在2020年“7·31”强降雨和“8·16”涪江特大洪水期间,遂宁市未发生重大内涝,排水防涝经验得到住房城乡建设厅高度肯定。

海绵城市样板——九莲洲湿地公园
坚持分类施策,统筹新老城区建设
以问题为导向,综合改造老城区。重点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排水防涝、路面破损等问题,既可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海绵目标,又可实现“路平、灯亮、水通、景美”的民生目标。
以问题和目标双导向,微创改造新城区。新城区的小区和道路刚建成不久,主体功能完好,在进行海绵改造时遵循不大拆大建的原则,通过一系列精巧构思实现海绵功能的植入。针对现状路面完整,结合道路人行道、绿化带等空间实施海绵改造,将雨水引入附近绿地进行消纳。针对环境及设施设备较好、不宜大动的小区,采取雨水断接、场内竖向微调等方式,将小区雨水引入周边开敞空间进行消纳。
以目标导向,在新城区全面落实海绵理念。对拟建城区实施规划管控,引导企业树立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自觉承担海绵城市建设社会责任,政府重点提供技术咨询、指导和服务,企业自主投资建设。
坚持人民至上,推陈出新优化完善
遂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经历了由“为海绵而海绵”到以问题为导向的“为民生而海绵”。最开始,仅进行管网改造以解决内涝问题、原样恢复路面的海绵城市摸索,但积水和扬尘问题未得到解决,群众投诉较多;初期在管网改造基础上铺设透水混凝土面层,解决了内涝和积水、扬尘问题,但是老旧小区的环境和基本功能问题突出、未得到解决;中期开始实施海绵城市建设与打造“路平、灯亮、水通、景美”的社区环境相结合,解决了功能性问题,但架空线路未下地、城市风貌欠佳不美;中后期在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一并将架空线路下地,一举三得地解决了海绵城市、环境功能和城市风貌问题,但建筑外立面存在防盗栏、空调板、瓷砖松动等安全隐患,市民诉求较多;现在,遂宁市综合实施海绵城市+城市双修,有效解决了与群众日常密切相关的城市建设问题,真正使市民居住环境更加舒适美丽。
截至2020年底,遂宁市累计完工海绵城市项目456个、累计完工面积42.71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11.22亿元。其中市中心城区、射洪市、蓬溪县、大英县海绵城市完工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例分别达30.86%、20.41%、26.48%、20.15%,全面或超额完成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确定的“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的任务,海绵城市建设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充分践行了为群众办实事的庄严承诺。(遂宁市住房和建设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