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路中段亮化工程效果图
营山特色街区提升改造工程施工场景
日前,营山县启动实施特色街区打造工程,重塑城市中轴线,让老城焕发新风采。此次工程涉及6条主要街道112栋临街建筑的立面改造,实施管网改造、道路拓宽、人行道铺砌、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工程。
决策人民至上
“新区高端大气,老城老气横秋”,这是外地人对营山县城的总体评价。漫步营山县城,只见新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尽显繁华,老城色彩斑驳、店招杂乱、凸显落伍。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营山旧城改造步伐的不断推进,县城外西街、正西街、正东街、磨子街、东大街相继“脱胎换骨”,成为县城的中轴线、第三产业聚集的城市主干道。但受当时客观条件的制约和规划设计的局限,随着时间的推移,街道排水不畅、环境不优、功能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加之新区的快速崛起,老街繁华渐去。
“现在的临街建筑外墙大多数采用的外墙瓷砖装饰,规格不一、色泽单调,且存在掉落的安全隐患。市政管网雨污混流,错接堵塞现象严重。从安全角度、环保角度、功能角度来讲,提升改造都十分必要。”营山县住建局局长李剑峰说。
顺应群众期盼,实施特色街区改造,重塑城市中轴线被纳入营山县委、县政府议事日程。“按照‘省级气场、全市标杆、营山样板’的标准,站在‘一切为了人民’的角度,全力以赴解决老旧小区安全隐患突出、环境不优化、功能不配套等问题,重振中轴线商贸雄风,还群众一个‘商贸繁华、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大美中轴线。”营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郑胜伟道出此次改造的目标。
据了解,营山特色街区打造工程涵盖县城外西街、正西街等6条主要街道,涉及楼栋112栋。主体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临街建筑外立面及屋顶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污水干管、电力通信管道、道路恢复和拓宽、人行道铺装、景观绿化等。同时,为解决老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将扩宽县城东部入口,三星路至一环路东段扩宽两个车道,达到双向六车道。
建设如火如荼
8月4日,在营山县城外西街,街道北侧建筑已经被脚手架防护网包裹得严严实实,街道中央一个直径7米、深约10米的圆形工作竖井基本成型。该工程施工方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徐春华介绍,在外西街至白塔街全长3公里多的街道上将建设25个竖井,通过顶管作业,新建污水干管,并对原有雨水管网进行改造,同步实现电力、通讯等管网下地。“目前每条街道都安排有一支施工队伍,每天上岗的工人在400人以上。为避开高温天气影响,工人们每天早晨6点半开始上班。”徐春华说。
营山县住建局总工程师唐健介绍,为确保按质按量按进度推进工程建设,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加强对工程建设的进度控制、质量监督和目标管理。要求施工企业倒排工期、顺排工序,制定挂图作战表,明确工期线路图,按天交账。目前,6条街道北侧外立面外架基本搭建完毕,开始进行屋顶雨棚拆除和管网施工。按照施工计划,该项目全路段横向(东西方向)街道全封闭施工,纵向(南北方向)街道根据工程进展,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交通管制方案和管理措施。施工期间,安排专人值守引导,并张贴指示牌,保证车辆和行人通行。
期许华丽转身
营山特色街区改造涉及街道两侧建筑多为住宅、办公楼、酒店、品牌专卖店,是营山重要的门户形象。
营山县住建局提供的设计方案显示,改造后的特色街区色彩上增加了过渡色及对比色,色彩更丰富。材料选择方面,外立面大面积采用真石漆,在立面局部造型、窗套、空调机位上采用铝单板,增加建筑立体感,丰富层次。屋顶设计依据建筑本身风格和气质,采用铝单板做天际线造型,在强化建筑的完整性上增设了夜景天际线照明,同时,将拆除现有违建彩钢瓦,制作与外立面风格一致的树脂防水瓦造型屋面,并设置内排水沟。商铺设计近人空间主体选用石材包裹,增加柱脚、线条等细节,商铺招牌统一高度和大小。街边设置了多功能座椅、自行车停放设施等便民设施。
营山县住建局城建股股长李卫兵介绍,项目最大的难题首先是排水工程,除全线新建直径1200-1500mm的截污干管外,还考虑在外西街至白塔大道段道路两侧新建雨水管;白塔大道至—环路段道路南侧新建雨水管,以满足片区排水需求,实现雨污分流。此外,电力下地工程需要解决的安全隐患较多,将进行电力线缆下地改造。
“改造工程的实施,虽然对我们门店经营和日常出行带来了一定影响,但我们相信影响是短暂的,受益是长久的。”正西街某品牌专卖店店长刘女士如是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感谢广大市民朋友的支持和理解。我们将督促施工企业加快进度,按期完工。不久之后,一个更加干净整洁、更加规范有序的大美城市中轴线将呈现在大家面前。”郑胜伟表示。(杨汉国 柏金池 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