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获两项“国字号”殊荣 南部县交上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3-10 14:01:23 编辑:杨仁昌 点击: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证书


东坝镇打鼓山村,小洋楼依山傍水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其中,中共南部县委员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面对这份荣誉,南部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回望南部脱贫攻坚历程,一朝一夕历经奋斗艰辛,一砖一瓦镌刻幸福蜕变,一草一木见证干群情深。争分夺秒的“拼抢精神”、挑战极限的“拼命精神”、不胜不休的“拼搏精神”、万众一心的“拼合精神”荡气回肠,丘区贫困大县的脱贫历史波澜壮阔。

在这份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南部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6年累计减贫10.2万人,退出198个贫困村,绝对贫困现象全面消除。2017年以全国领先成绩率先摘帽,2018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2019年成功实现整体脱贫,此次再获至高荣誉。

战“贫”力量:尽锐出战、攻城拔寨

探究脱贫“密码”,关键在党,在党的各级干部。南部县实行县、乡(镇)、村三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签订责任状。县“四大家”领导挂帅出征、蹲点督导。问题最多的村,县级干部亲自包;难度最大的户,县级干部亲自帮。层层倒逼,把各个层级的干部战斗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把“关键少数”下沉到一线,30名县级干部每人挂联1至2个乡镇和对应的村;凡贫困村村“两委”班子不建强、贫困村不退出、贫困户不脱贫,挂联县领导、帮扶单位和第一书记一律“不脱钩”,形成“千钧重担万人挑”的生动局面。

每季度一次现场验靶交账,好的授予“流动红旗”,差的给予“黄牌警告”,连续3次被“黄牌警告”的,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抽调150名纪检干部成立42个巡查组,全天候蹲点巡查。成立一线考察办公室,及时提拔重用脱贫一线的优秀干部。

最精细、最严厉的激励措施,逼出了干部“血性”、激发了队伍“狼性”。近年来,全县迸发出争分夺秒的“拼抢精神”、挑战极限的“拼命精神”、不胜不休的“拼搏精神”和万众一心的“拼合精神”,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扶贫故事:不少扶贫一线的同志,夫妻双方都是扶贫干部,经常两三个月难回一次家;在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刻,有些同志家中慈母逝世,依然坚守一线,白天进村入户扶贫,晚上披麻戴孝守灵……

战“贫”核心:“长短”结合、抓实产业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在脱贫攻坚大格局中,扶贫产业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关键棋子。如何精准落子?

“我贷了5万块钱的无息贷款,独立经营一个大棚,月收入达到8000元,年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八尔湖镇纯阳山村村民王兴猛说。

纯阳山村(食用菌)脱贫奔康产业园,由龙头企业森肽集团负责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和产品回收。27户贫困户全部入股,其中15户在家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每户承包1个棚经营,年收入最高可达10万元;12户举家外出或无劳动力的贫困户通过入股享分红,年获利也在7000元以上。

按照“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思路,南部县采取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致富能人+贫困群众+金融保险“五方联盟”机制,建成覆盖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脱贫奔康产业园358个。着手打造晚熟柑橘现代农业园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建成了“盘龙至八尔湖”“定水至升钟湖”“火峰山至长坪山”3条25万亩的晚熟柑橘产业园示范带,并被评为四川省首批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3条产业示范带共覆盖19个乡镇102个村,带动入园就业创业群众1.2万人,人均年增收1.2万元。

老鸦镇贫困残疾人赵清武家的日子一度过得捉襟见肘。在帮扶单位的帮助和激励下,他办起了挂面厂,年收入达8万元,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领3户贫困户共同脱贫。

该县根据贫困户家庭实际,把产业发展与老百姓需求相结合,积极支持引导贫困户发展短期有收益、长期可致富的小买卖、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四小工程”2.8万户。瓜果蔬菜满园、鸡鸭鹅成群、猪牛羊满圈,通过“长短”结合,有效破解了农村经济发展瓶颈制约,夯实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基础。

“把驾驶证拿到后,给别人开车,一个月3500元工资。”南隆街道脱贫户李进辉想学驾校跑货运,县就业局不仅免学费、住宿费,还给他发交通补助。

南部县坚持“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思路,加强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并依托18家南部驻外商会推荐就业,先后转移就业3.6万人。据了解,全县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连续5年稳定超过了国家脱贫线。

战“贫”任务:夯实基础、保障民生

“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是脱贫攻坚的底线任务,也是一块“试金石”,检验脱贫的质量和成色。

“我家只花了8000元就住上了新房子,如今看病也不用愁了。”纯阳山村村民姚素琼在政策的扶持下,如获新生。

该县累计投入安全住房建设资金8.4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333户,改造C、D级危房22719户,覆盖全县75%的贫困户和部分临界困难户,所有贫困户都住上了安全房。建立健康保障“五道防线”,全县贫困患者的住院费用个人支付比例稳定控制在10%以内。

针对地下水卤盐超标,农村群众“因水致病”顽疾,该县在三大水源建设九大制水厂,铺设九条主干线,若干条支线,让农民吃上了与城里一样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实现“三源九厂九线+N”的城乡一体化全域供水模式。

“以前吃井水,烧开后还有一层‘白脚子’,遇到天干,还吃不上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背。现在自来水通了,一打开就‘哗哗’地淌,吃着也放心。”西水镇檬子垭村村民林彦明说。

该县还持续推进教育扶贫,包括16340名贫困学生在内的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无一人因贫辍学。统筹推进路网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县水泥路通村率达100%、通组率达95%、入户路硬化率达80%。村卫生室已全覆盖建立。村村建有“农家书屋”,软硬件设施全部达到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六个有”标准。完成132个村的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改造贫困户室内电路2.6万户。实施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所有贫困户家家都接通了有线电视。乡乡建有中心校、卫生院和便民服务中心。(李果 朱胤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