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江阳区:“一村一品”唱好村美民富歌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9-09 09:46:03 编辑:陈宣海 点击:
农村四好公路、绿色步道、外墙美化、花卉景观、美丽庭院……一个个村庄,一个个特色主导产业,让分水岭镇村民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近年来,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断自我加压,通过“一村一品”壮大产业规模,同时抓好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等,奏响乡村振兴曲,唱好村美民富歌。

一村一品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天刚亮,分水岭镇董允坝村村民王白虎就到蔬菜基地务工,采摘苦瓜、茄子等,再搬到公路边等待出售。王白虎家的土地全部流转给了孙子文,自己在孙子文的蔬菜基地务工,每天有70元到100元不等的收入。老家在分水岭镇黎山村的孙子文,自园区建起来后,他放弃了以前从事的建筑行业,搞起了蔬菜产业。“我这有200多亩地,每天可卖出去几千斤瓜果。”孙子文介绍,现在有商贩上门收购,让他省心不少。

如今,分水岭镇不少农民过上了在家门口创业就业的日子。这离不开分水岭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壮大各村产业规模。

分水岭镇泸南村确立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按照“三共”(即产业共建、基础共享、群众共富)模式,推广种植500多亩脆冠梨。经过几年的发展,泸南村近1000家农户种植了脆冠梨,总规模超过了1800亩;在四峰山村,六组组长夏延彬带动村民一起种植胭脂脆桃,胭脂脆桃在今年初挂果;大南山村建设柑橘产业园,种植柑橘1500亩;黎山村500亩蜂糖李预计明年挂果;回龙寺村发展了800亩花椒……

在发展“一村一品”的同时,分水岭镇还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旅游。依托柑橘产业园,打造“伞乡梅岭”项目,让游客在采摘柑橘的同时,还可以赏腊梅、住民宿。目前,“伞乡梅岭”项目的民宿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文化引领 群众享受舒适生活

走进分水岭镇晏石坝聚居点,白墙灰瓦的小楼格外精致,聚居点内环境干净整洁,健身设备、篮球场一应俱全,家家户户门前小院栽种了番茄、豇豆、茄子,有的小院里还有三角梅、玫瑰花等点缀其间。

在乡村振兴中,分水岭镇在晏石坝聚居点落实“六子连心”制度:“守好绿坝子宜居一辈子、实施‘三共’管护制度”“住进好房子生活有面子、实施‘收费式’卫生管理制度”“享受美院子甜蜜似果子、实施‘寻找美丽庭院’活动”“建设菜园子装满钱袋子、实施‘蔬式公约’”“幸福一家子快乐满脑子、实施‘晏石坝好家风’主题活动”“过上好日子名誉全镇子、实施《晏石坝聚居点住户公约》”。“六子连心”制度,从环境维护、榜样带动、文化打造等方面着力,进一步改善了聚居点人居环境。

同时,分水岭镇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先后制定实施《分水岭镇规范“人亲客往”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分水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试点工作方案》,发动全镇上下广泛参与,改变婚丧嫁娶高额礼金、乱办滥办酒席、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和谐新风尚。

为促进村民懂法守法,分水岭镇与有关律师事务所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一村一律师”。同时大力发挥榜样作用,广泛开展农村文化传承、道德模范评选等创建活动,形成爱党爱国、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等文明村风,让村民真正过上“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幸福生活。

多措并举 多元支撑培养人才

“魏大叔最开始投资养了20多只黑山羊,今年底发展到了100只,一年就收回了成本。”近日,分水岭镇大南山村返乡创业村民何沅向前来村里考察的客商介绍。

在分水岭镇,提到黑山羊养殖,许多村民都会想起何沅这个名字。何沅是土生土长的大南山村人,在广州工作10多年,4年前瞅准家乡发展的机遇,返乡发展黑山羊养殖。目前,在何沅的带动下,分水岭镇养殖黑山羊的农户有40多户。

何沅还是分水岭镇众多乡贤中的一名。近年来,分水岭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率先在全区成立首个镇农民工党总支、首个镇乡贤联谊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智力支持。镇农民工党总支采取“保姆式”跟踪服务方式回引、留住优秀农民工300余名。镇乡贤联谊会大力发挥乡贤作用,设立困难救助基金,并募集社会资金5万元,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同时配合群工办工作,有效化解群众矛盾68件。

在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分水岭镇各村“两委”班子换届后实现了结构优化,选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1人,平均年龄为43岁,大专(含在读)学历8人、本科(含在读)学历3人。目前,全镇已培育职业农民8人,新型职业农民100余人,同时还积极动员群众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戚原 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