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共产党重庆市涪陵区第五次代表大会于2016年底召开以来,有着光辉工业发展史的涪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布局,聚焦市委、市政府赋予的“三个重要、一个支点”定位,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机遇,始终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凝心聚力、齐心协力,工业经济发展实现了新腾飞。这五年,涪陵深耕先进制造业沃土,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大先进制造项目密集落地,现代产业体系稳步构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跑出了工业强区“加速度”。
经济质效实现新提升
重庆万达薄板有限公司三期热轧项目
重庆万达薄板有限公司、重庆攀华板材有限公司是攀华集团在涪陵投资打造的两家工业企业,2021年被培育成为300亿元级企业。其中薄板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薄钢板加工生产设备,年薄板生产销售能力达400万吨,主要从事生产销售彩涂板、镀锌板、 冷轧板等“攀华牌”系列薄板产品,致力于为重庆乃至全国的家电、建筑、汽摩等行业提供优质的材料,是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500强、重庆市企业100强、重庆市制造业企业100强;板材公司主要从事钢材轧制、金属轧制设备配件、耐火材料制品等加工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管线、汽车等制造行业。
在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宽阔的厂区内和厂外的公路两旁,一辆辆新下线的车辆排着长龙,停靠得整整齐齐,场景蔚为壮观。该公司产品品牌包括SWM斯威、金杯及鑫源牌,类型涵盖SUV、MPV、新能源汽车、微型客车等,主要销往西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地区。公司微型汽车产品销量在全国细分市场名列前茅,其中X30L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不少产品还远销俄罗斯、意大利、巴西、乌拉圭、埃及、越南、老挝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负责人介绍,2021年产值预计将突破200亿元。
这五年,涪陵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始终保持高速发展态势。预计2021年全年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100亿元、增长2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完成630亿元、增长35%,占比提升至30%;工业投资完成195亿元、增长8%;利润总额突破180亿元,工业经济实力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六大主导产业竞相发展,建成900亿级材料产业集群,清洁能源、消费品、装备制造3个300亿级产业集群。产业链条加速升级,万凯新材料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填补了西部地区食品级PET项目空白;攀华智能热轧项目仅用8个月建成投产,创造了国内外热轧项目从建设到投产的最短记录;力促华通电脑二期、攀华板材高强度装配式建筑型钢等项目建成投产,华峰己二酸六期、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大力实施“双百”提升行动,构筑企业“雁阵”发展格局,现有规上工业企业增至286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26家,十亿级企业33家,百亿级企业4家。29户企业上榜重庆市“双百企业”,居全市区县第1位。10户企业成为全市首批制造业领军(链主)企业,居全市区县第1位。9户企业入选全市“制造业百强企业”,居全市区县第2位。
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太极医药城B区智能工厂
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是集中西药、保健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内知名大型制药企业,是太极集团麾下的核心生产企业,拥有“太极”中国驰名商标和“山水”牌重庆著名商标,拥有发明专利38项。该公司着力打造的“太极医药城”分为A、B两区,A区位于涪陵高新区,包括科技创新中心、中药材种植中心、口服液体制剂数字化车间和固体制剂自动化生产车间等,年产值规模50亿元;B区位于涪陵临港经济区,一期建成形成100个6立方米多能提取罐的中药提取能力,年产值规模50亿。医药城目前拥有1个智能工厂、2个数字化车间,是集团公司最重要的生产、科研创新基地。2021年预计能够实现产值80亿元。
重庆三爱海陵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产销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产品制造商,是奥迪/大众、通用、福特、宾利和一汽轿车/锡柴/大柴、广汽丰田、北汽康明斯、长安、吉利、BYD等全球及国内众多知名品牌汽车的战略合作伙伴。公司具有年产进排气门2.3亿只的能力,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6%、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1%,2021年预计实现产值25亿元。近年来,该公司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新厂区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环保设施齐全、环境治理工艺先进,2020年成为涪陵区8家获批为绿色工厂的企业之一。
这五年,涪陵围绕六大产业布局,持之以恒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各行业各领域能耗、环保、安全、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类产能依法依规应退尽退。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个,市级绿色工厂5个,国家级绿色产品2个,市级能效领跑者企业1家。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区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50多个,成功创建智能工厂14个、数字化车间43个,入选全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4个,总量均居全市区县第一位。依托华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全区“上云上平台”企业超过300家,超10家企业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认证。
科技创新展现新作为
华峰工业园区
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简称“重庆华峰”)是中国500强企业华峰集团在白涛工业园区投资建设的。目前,产业园已建成并拥有年产75万吨己二酸、20万吨环己酮、11万吨差别化氨纶、15万吨聚氨酯树脂、20万吨铝热传输复合材料、5万吨己二胺/己二腈生产能力,系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产企业和全球单体最大的氨纶生产基地。同时依托全球最大己二酸生产工厂优势,成功建成首套5万吨苯法工艺生产己二腈装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企业负责人介绍,2021年产值预计突破270亿元。
截至当前,重庆华峰已连续启动建设15期项目,完成10期项目建设,累计投资超133亿元,解决就业5196人。企业先后获评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和重庆市“绿色工厂”、重庆市“智能工厂”与“数字化车间”、重庆市“十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等荣誉,己二酸产品通过工信部第四批单项冠军产品认定。
这五年,涪陵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创”赋能成效明显。全区现有研发活动的工业企业达到181家,规上工业企业建立内设研发机构136家,共计研发投入约30亿元,较2017年增长92.3%;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6%,较2017年增长0.4个百分点;拥有国市级各类企业研发机构84家,比2017年增加21家;累计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7家。创新平台广泛搭建,涪陵高新区获批国家“双创”特色载体和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火炬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围绕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高地,绿色智慧科创新区”加力以升促建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华峰己二酸、赛特棕刚玉获评国家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累计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3项,“涪陵大型海相页岩气田高效勘探开发”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华峰集团攻克“尼龙66用己二腈/己二胺”等“卡脖子”技术,荣获2021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要素保障打开新局面
涪陵工业园区局部
2020年10月18日,重庆攀华板材有限公司年产450万吨智能化热轧项目仅用8个月就建成投产,以往需要1000多名工人的热轧生产线,现在只需6名工人在仪表盘前操作即可。这也创造了国内外热轧项目从建设到投产的最短记录。
这个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并实现投产,与涪陵高新区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关系密切。企业服务专员的职责就是要对接了解企业的生产生活、政策落实、运行情况,让企业能够安心投资,放心建设。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比如:项目落地后需要充足、稳定的水电气等要素保障,就需要专员跑相应单位协调,确保供应稳定。
涪陵高新区推出的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有两个亮点,一是“24小时热线”,二是“全域”覆盖。只要企业有需要、有问题,随时可以给专员打电话,根据“专员吹哨、部门报到”的原则,不需要研讨处理的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在3个工作日回复。遇到难点,部门也必须及时回馈相应进度。另一方面,企业不分大小,都会有专员负责与之对接。不少在涪企业家表示,这种“企业无小事”的理念,让投资者顺心、安心。
这五年,涪陵大力叫响做亮“服到位、零距离”营商环境品牌,开展服务企业“三百”行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企业服务专员制度荣获“重庆优化营商环境十佳示范案例”。企业用能成本成效显著,积极稳妥推进售电侧改革,累计有100余户企业参加电力直接交易,交易电量达50亿千瓦时;落实国家抗疫支持性电价、“双百”“三增”企业等各类优惠电价政策,五年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2亿元;累计承接优惠页岩气15亿方,降低重点用气大户用气成本8亿元。企业融资成本显著降低,涪陵区转贷应急平台累计为企业节约融资“冲贷”成本4000余万元;涪陵区“助保贷”平台累计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000余万元;127家企业已成功获得建行涪陵分行、工行涪陵分行和农行涪陵分行共计13298万元商业价值信用贷款。
涪陵区经信委负责人表示,未来5年,涪陵区将牢固树立“工业一业定乾坤”理念,坚定不移走“科创+”“绿色+”发展路子,坚持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并举,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壮大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到2026年,力争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500亿元,实现增加值、领军企业、上市企业、智造企业、研发创新“五项倍增”,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高地。(魏东 陈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