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放心用‌⑫‌|从“大海捞针”到精准对接新技术让运输组织效率提升10%以上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都造放心用‌⑫‌|从“大海捞针”到精准对接新技术让运输组织效率提升10%以上

2025-05-16 14:29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湖北的张先生是一名钢贸商,前不久有一批钢卷要运输,经过市场了解后,他选择了积微运网,经咨询后,他注册了成了积微运网货主,平台迅速发布了这批货的货源信息,30分钟后成功匹配到优质运力服务商,并很快确定了服务司机……第二天的下午,张先生接到了运力服务商的电话,货物已到,整个运输形成闭环。

过去,通过传统的运输方式,张先生的此单运输业务需经过多个依赖人工的环节,要耗时近一周时间。从通过传统信息传播的方式在“大海”中寻找承运商,到APP上精准匹配,“张先生们”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对于运力服务商来说,也从此前在海量市场中低效地寻找承运业务,实现到如今“一个APP帮助轻松找到业务”的转变。

对比过去的传统模式,积微运网的智慧运输模式大大提升了运输效率,可实现整体运输组织效率提升10%以上,车辆空驶率降低超5%,装卸货等待时长降低约30分钟。本期《成都造放心用》,走进积微物联,关注其打造的积微运网智慧物流平台。

连接承运商、货主、实际承运人

“人、车、货、场、路”实现高效协作

说起积微运网智慧物流平台,就不得不先提到积微物联。

作为一家大宗商品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型企业,积微物联以“达海”和“积微”双平台双品牌为核心,以技术驱动构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和大宗商品产业链集成服务生态圈,为用户提供钢铁、钒钛、铜铝、化工等大宗商品的智能仓储、高端加工、智慧物流、在线交易、供应链业务、平台技术输出、市场配套等一站式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

“线下以‘达海’品牌先后打造了成都达海、云南达海、南充达海等覆盖西南的实体仓储加工物流基地。线上以‘积微’品牌构建了积微钢铁、积微运网、积微循环、积微化工等多板块的积微族群。平台年商品交易业务总量达1200亿元以上,链接产业链上下游用户超11万家,是行业领先的大宗商品产业互联网平台。”积微物联副总裁王小强介绍。

对于大宗行业来讲,运输配送是重头,也是难点之一。在过去,钢材要运输,都需要货主自行寻找可靠承运资源,然后通过电话联系协调每一次的运输,费时费力,且存在诸多风险。而今在数字化的“春风”下,大宗运输逐步变得“轻巧”,网络运输开始普及,各类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积微物联旗下的积微运网,正是专门聚焦网络运输的智慧物流平台。

积微运网总经理贾亮告诉记者,连接运力服务商、货主、实际承运人三大主体,积微运网智慧物流平台通过物流全链路数字化服务,不断提升“人、车、货、场、路”物流关键要素的协同程度。

“在一单业务流程中,运力服务商仅需登录平台进行远程竞价、车辆调度,系统调度完成后,司机在APP会收取到装货信息;货主通过运网平台,在线上发起竞价、编制运输计划,运输过程中可时刻跟踪物流进度,线上便可签收货物;实际承运人登录平台APP查看待运输情况、厂区排队情况及货物运输要求,根据情况安排提货。对三方而言,不仅效率提升了,安全性也大幅增强。”贾亮说。

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业务遍布全国累计运量超2.14亿吨

“我这个订单是从手机上接单的,抢到单之后,打开APP便可查看到我要运输的货物的位置、重量、时间等,进入园区之后的流程都很简单,办单几分钟搞定,经过智慧园区调度,很快可以取到我要运输的货物。”刚刚完成一次运输任务的司机李勤强称。

用户体验简单高效背后,是新技术的加持。“积微运网智慧运输模式,依赖于积微物联在新技术领域的投入。”贾亮表示,企业一直致力于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技术成果在大宗物资物流运输的场景中落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信息发布、线上交易、全程监控、金融支付、咨询投诉、在线评价、查询统计、数据调取……这八大规范性要求,都可以在积微运网智慧物流平台实现。据介绍,积微运网当前注册车辆数量、司机数量超15万,累计运量超2.14亿吨,业务覆盖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积微运网智慧物流平台之外,扎根成都、业务遍布全国的积微物联,也在为“智改数转”提供智慧。

当前,全球产业格局加速重构,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制造业生态。以“智改数转”为核心的智能升级,是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更是抢占技术制高点、实现全链协同的关键引擎。“为此,积微物联成立了蓉通微链公司,聚焦新技术的研发与场景落地,为用户提供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与建设、大数据平台建设管理与应用、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运营等数字化服务。”王小强说。

日前印发的《成都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2025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指出,2025年,力争完成规上工业企业评估全覆盖,推动2000家工业规上企业智改数转提档升级,建成70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6个5G工厂。推动小微企业上云上平台,培育一批星级上云企业,全年争创10个国家级示范标杆。

“我们创新打造的智慧物流、智慧园区、智慧供应链等多款场景化整体解决方案,可以为大家提供从需求诊断、方案设计到系统实施、持续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覆盖企业全价值链。我们也将持续关注、运用新技术,为成都企业‘智改数转’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案。”王小强表示。

【责任编辑:刘桢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