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鼓重锤战贫困 风劲扬帆奔小康——阿坝州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10-20 09:58:18 编辑:刘映红 点击:
曾经,这里是一片贫困肆虐的土地——
这里既有广袤的草原湿地,也有纵横交错的高山深谷,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地震灾区、大骨节病区等于一体的特殊州情是脱贫攻坚的“困中之困”“坚中之坚”。2013年底,通过精准识别,全州13个县(市)均为深度贫困县(市),共有贫困村606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4万人。
如今,这里是一片希望升腾的土地——
产业融入、易地搬迁、东西扶贫、生态补偿、政策兜底……全州各地正聚焦摆脱贫困,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干部群众正奋力书写新时代脱贫新篇章,朝着脱贫攻坚目标稳步迈进。2020年,全州13县(市)全部脱贫摘帽,累计完成606个贫困村退出,10.34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一路走来,阿坝大地脱贫奔康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实现。
惠民政策   脱贫致富有盼头
深秋的马尔康天气逐渐转凉,明亮宽敞的新家却让薛云峰心里热乎乎的。
曾经,薛云峰家是马尔康市沙尔宗镇尼市口村的贫困户,此前一直住在半山腰的老房子里,上有老下有小,妻子又患有严重的类风湿病,生活的重担压在了薛云峰一人身上。
因家庭经济困难,多年来,薛云峰家既脱不了贫,也盖不起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镇对像薛云峰家一样情况的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房屋由镇政府统规统建,采用全框架式修建方式,给予每人2.9万元的补贴,每人按25平方米的标准规划。薛云峰家于2017年7月搬进了易地搬迁安置点的新家。
“以前住的房子又破又旧,住进新房子后,我们一家人都高兴得不得了。”谈及搬迁时的情景,薛云峰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在住上新房子后,村“两委”给薛云峰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帮扶责任人还介绍他到镇上的工地务工,两个女儿大学毕业后都上班了,全家人均收入14000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阿坝上万名贫困人口陆续搬出深山,不仅改善了住房条件,还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保障,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搬迁后孩子上学就更方便了,感谢政府出台的好政策。”九寨沟县大录乡大录村搬迁户泽里珠感激地说。如今,我州实施了学前教育“一免一补”、义务教育“三免两补”、高中教育“两免一助”等民生工程,落实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措施,仅去年落实资金3.75亿元,主要用于学费减免、补助等,受益学生205818人次,做到了贫困生有学上、上得起学、不辍学。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随着脱贫工作进入攻坚拔寨冲刺阶段,不仅要让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还要让他们生病时有地方看病、方便看病、看得起病。近年来,我州加大健康扶贫力度,不断深化公共卫生保障,有序推进各项医疗卫生扶贫工作,让患者实现大病有救治、慢病有签约,普惠式健康扶贫惠及阿坝各族群众。
截至目前,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100%,住院8772人次、7110人,医疗费用总额5908.96万元,实际报销5621.31万元,个人支付287.83万元。个人支付占比为4.87%,控制在5%以内。
多元产业   脱贫致富有奔头
金秋10月,沿国道317线向西,汽车穿梭在高山峡谷间。
在位于茂县的中国古羌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一早便来到城门前观赏“开城”仪式。
在150公里外的黑水县,河谷间秋叶渐次泛黄变红,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眼前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九寨沟县嫩恩桑措景区,金流泛波,松涛阵阵,游人络绎不绝……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让阿坝旅游的“打卡”胜地又火了一把。8天内,全州共接待游客323.1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921.62万元,实现旅游收入237145.08万元。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让当地贫困群众鼓起了腰包。“来的游客多了,每天都忙不过来。”理县通化乡西山村村民黄秀英依靠发展旅游已经成功脱贫,谈起如今的生活,她乐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阿坝经济社会日益安定繁荣,绿色发展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散发出迷人的魅力,旅游业日趋火爆。
收获时节,特色农牧业奏响“田园牧歌”,众多客商也齐聚阿坝。眼下,正值金川雪梨、小金苹果等林果收获期,果蔬交易市场十分热闹。
“现在我们主要种植的是水果,收入比以前高很多。”茂县南新镇七星村村民吴培根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他家种植了3亩青脆李,收入近3万元。
通过种植林果致富增收,只是我州大力发展高原优势特色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州紧紧围绕提质增效牛羊(禽蜂)、生(藏)猪、特色果业、高原蔬菜、优质粮油、道地药材“六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食药菌类、高原花卉等N个新产业,加快构建“6+N”高原特色农牧业体系。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州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9个、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1个;注册商标7778件,新增注册商标446件,有地理标志商标31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个。
绿色打底、因地制宜、产业兴旺,阿坝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有力支撑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也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摆脱贫困的群众笑了,学得一技之长的青年学生笑了,带领村民奔小康的扶贫干部笑了……这笑容,像一道道彩虹点亮了阿坝大地的高山河流;这幸福,如一粒粒种子在阿坝大地生根发芽。
阿坝,这片古老的土地绽放出全新的光彩。(泽英 阿坝新闻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