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举办薅草锣鼓展示活动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举办薅草锣鼓展示活动

2025-05-15 11:35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5月13日,天气阴凉,马边彝族自治县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活动,即马边老体协山歌分会主办的薅草锣鼓(打鼓草山歌)实地展示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传承和保护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鼓草山歌,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这一独特的民间音乐艺术。

活动在马边建设镇联和村举行。现场聚集了众多村民和慕名而来的游客。打鼓草山歌是四川省特有的山野劳动山歌,主要流行于马边、沐川、犍为、屏山等县,是劳动人民在薅草时唱的一种山歌。这种山歌以其质朴的歌词、生动的表演和独特的节奏,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活动现场,随着一阵阵富有节奏的锣鼓声,队员们一字排开,开始了他们的表演。他们手持锄头,边劳作边唱歌,场面热闹非凡。打鼓匠在队伍后面,击鼓领唱,指挥大家干活,同时调节大家的情绪。歌声中既有对天地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古老传说的传唱,还有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内容丰富多样,引人入胜。

薅草锣鼓的表演形式极具特色。表演者没有精致的道具与乐器,只有一把锄头和一个牛皮鼓;没有华丽的歌词和动作,只有让人一听就懂的山歌和最朴实的薅草姿势;没有华丽的服饰,只有朴素却干净的粗布衣。然而,正是这种朴素和真实,赋予了打鼓草山歌独特的魅力。

此次实地展示活动得到了县委宣传部、县文广体旅局、县老体协和马边社会组织孵化园的大力支持。马边老体协山歌分会负责人表示,此次实地展示活动是协会近年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举办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打鼓草山歌,激发更多的年轻人热爱传统文化。今后,还将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探索更多的传承方式,让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据悉,打鼓草山歌于2014年经马边文化馆申报,201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审批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打鼓草山歌艺术价值的认可,也是对马边山歌分会等文化保护机构多年来努力的肯定。

这次薅草锣鼓实地展示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心灵洗礼。它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也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供稿方:马边彝族自治县老年人体育协会 本史巫果 兰新华)

【责任编辑:刘桢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