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里的俄罗斯老兵沙依诺夫雕像 捐赠给刘氏庄园博物馆

来源:成都商报 时间:2020-09-03 10:00:31编辑:刘婷婷
9月2日,沙飞第一眼看到爷爷沙依诺夫的雕像,激动得红了眼睛,“太像了!”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5周年纪念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线上,拥有中国国籍的俄罗斯老兵沙依诺夫,一定是特殊的一位。
厌恶战争,却被征兵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内战,1919年,沙依诺夫在受伤后辗转随难民进入中国。1934年,拥有修车技术的他,被人举荐到刘湘的第21军战车大队任少校,为部队培养机动车驾驶员,并维修保养战车。
新中国成立后,沙依诺夫成为成都七中的俄语老师,后随妻子工作调动到陕西,68岁退休,1984年在成都家中去世,享年91岁。
沙依诺夫的一生,见证了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跨越国界的正义与温情。
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5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牵头翻译沙依诺夫手稿、4次赴俄罗斯为沙依诺夫寻亲的成都媒体人刘勇,再次发起为沙依诺夫塑像的倡议。9月2日,这尊由四川省美协雕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严永明亲手制作的沙依诺夫雕像,经正式签署协议,捐赠给刘氏庄园博物馆,计划作为川军出征的抗战内容陈展。

↑沙依诺夫雕像。
3天为川军老兵沙依诺夫塑像
“我是上周六(8月29日)找到严老师,希望他为沙依诺夫做一尊雕像。”刘勇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个想法,源自2018年与沙依诺夫的俄罗斯亲人取得联系后得知,俄罗斯的亲人多年也在寻找沙依诺夫,并根据刘勇主编翻译出版的沙依诺夫手稿内容,为他做了详细的图文资料和塑像。“希望中俄两国人民的民间交流,也是互动的。”刘勇说,所以,他们希望能够为沙依诺夫塑像,加上沙依诺夫当时在刘湘的川军任少校,参加抗日战争,所以也联系到刘氏庄园博物馆捐赠雕像和影像图文资料。
严永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也是自己第一次得知沙老的故事,深受感动,“一个厌恶战争的人,但他不是惧怕战争,为了正义,他仍然可以上战场。”严永明说,他用了一天半,初步创作了沙依诺夫雕像的泥胚模型,接下来还需要一天多时间精修,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工艺。

↑雕像作者。
尽管还只是模型,沙依诺夫最小的孙子沙飞第一眼看到,就激动得红了眼睛,“太像了!”沙飞忍不住用头尽量贴近模型,拍下了这场时隔36年的“重逢”。在沙飞7岁时,时年91岁的沙依诺夫在家去世。

↑沙依诺夫的孙子看着爷爷的雕像。
9月2日下午,刘勇、沙飞、严永明分别代表发起者、沙依诺夫后代、雕塑创作者,与刘氏庄园博物馆副馆长肖映雪签署了捐赠协议。肖映雪表示,这尊雕像将结合抗战主题和刘氏庄园博物馆的抗战内容,并收集更多的作品资料,计划在博物馆展出。

↑沙依诺夫雕像捐赠给刘氏庄园博物馆。
沙依诺夫后代两次飞赴俄罗斯寻亲
故事要从1994年说起。与沙依诺夫有着“一师之缘”的刘勇,在沙老去世后无意间获得了他的俄语自传手稿。毕业于俄语专业的他,和一大批俄语译者及爱好者将手稿翻译成《寻找沙依诺夫——俄罗斯人的成都传奇》,就此揭秘了沙依诺夫的传奇人生。随后,对应的俄文图书《60年,一个俄罗斯人的中国传奇》发行。并在2012年正式启动“寻找沙依诺夫”纪录片的拍摄,记录了沙依诺夫后代两次飞赴俄罗斯的寻亲之旅。
正是在俄罗斯电视台播出的关于沙依诺夫的纪录片报道上,沙依诺夫的俄罗斯亲人发现了一张老照片。这张照片珍藏于沙依诺夫后代手中,而俄罗斯亲人手里也有一张同样的老照片。
“后来了解到,这一支应该是沙依诺夫的舅舅后代,也就是他母亲的兄弟。”刘勇说,“认亲”后,双方书信往来,都表达了希望亲人们能够团聚的心愿,但始终没能成行。他们也希望通过这次塑像,能够有更多的人了解、认识沙老的百年传奇,推动这场跨世纪的亲人团聚。
回顾
沙依诺夫的传奇一生

↑成都七中100年校庆志图。
1914年,沙依诺夫从俄国一所师范院校毕业,当了一名乡村小学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被征兵上前线,并在苏俄内战中再次被征兵。厌恶战争的他随后脱离军队,越过国境线到中国,从哈尔滨到上海、汉口、重庆和成都,辗转多地,长时间从事机械修理技术工作。
1934年,沙依诺夫被推荐到刘湘的第21军战车大队,任少校技师,为川军部队培养了一大批机动车驾驶员,维修保养几十台战车。
1937年11月,沙依诺夫接到命令去南京第七战区长官司令部报到,维修缴获的日本坦克。12月10日,因战事,第七战区长官司令部转移到了汉口,沙依诺夫不用继续前往南京。3天后,南京大屠杀开始。后因刘湘去世,沙依诺夫等人被留在汉口无人顾及。不得已,沙依诺夫和同伴开了两辆被扔下的战车交回重庆,又辗转回了成都。
1952年,沙依诺夫正式成为成都七中的俄语老师,继续从事他在俄罗斯未完成的教师事业。
1959年,沙依诺夫随妻子工作变动到陕西。
1984年,沙依诺夫在成都家中去世,享年91岁。(红星新闻 于遵素 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