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馆建成以来,已陆续接待了一些乡村干部参观学习。”3月9日,昭觉县三岔河乡党委书记宋仕伟告诉记者,到三河村村史馆参观学习,既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发展变迁,更重要的是感受党和政府对彝区脱贫攻坚的关心关爱。
石磨、刨头、吊锅……一件件老物件勾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俯身、握手、鼓掌……一幅幅图片记录着两年前那个珍贵的日子,蜂蜜、羊肚菌、苦荞茶……一件件农特产品展示着当下美好的生活。
近日,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村史馆建设完成。村史馆描述三河村的发展轨迹,打开了一扇扇了解历史的窗口。通过村史馆建设,让优秀的本土文化得以根植,得以发展。
吊锅水桶成藏品 展示历史激励村民
近日,三河村村史馆馆内,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参观。
“这是什么?”在馆内,不少孩子指着一个水桶问吉木子洛。
吉木子洛说,这是他们小时候背水用的水桶。和她一样,水桶是三河村妇女当年背水喝必不可少的工具。那个时候的三河村,家家户户喝水得到几公里外的地方排队取水,再背回家里使用。70岁的村民吉木子洛,给孙辈们介绍着馆内的老物件。
但现在哪还用得着哦!在三河村新居安置点的家中,家家户户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流出来了。吉木子洛老阿妈曾经用过的背水桶,也进了村史馆,成为藏品。她告诉孩子们,现在的好日子都是党和政府扶贫政策带来的,更要珍惜。
“这是石板屋,这是茅草屋,这是瓦板房。”村史馆一位讲解员说,过去由于穷困,三河村的村民都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家徒四壁,一口吊锅里的土豆、荞粑和酸菜,曾经就是全村村民的主食。
“这里展示的是过去最为贫困的三河。”宋仕伟说,其目的是要让来这里参观的人都能了解历史上的三河村,让更多村民铭记、感恩,更好前行。
三河村位于昭觉县西南部,平均海拔2520米,有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5户1698人,所有村民均为彝族。
三河村村史馆以村史、村规民约、民俗风情、乡贤名人、产业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和彝族玛姆特依(传统教育)、积极向上的彝族尔比尔吉(谚语)、党风廉政等为基本板块,展示了村内大事、生产工具、衣食住行等,用一件件物品承载历史,用一幅幅图片记录进程,用一处处实景浓缩记忆。
整个村史馆共设五个厅,其中的情牵三河厅,主要收录了党和政府对三河村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在这个厅的一面墙上,是今天三河村村民的精神状况,一张张笑脸和他们朴实的话语,既是对党和国家关怀的感激,更充满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村民吉好也求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感党恩,村史馆对三河村乃至更多的农村群众起到了很好的感恩教育作用。“党中央牵挂着彝族地区、牵挂着彝族群众,我们更要加油干!”今年他脱贫信心十足,丢掉贫困的帽子,轻松致富。
住新房产业兴 村民过上好日子
“今年,三河村一定会脱贫‘摘帽’。”3月5日,宋仕伟坚定地说。
脱贫攻坚以来,三河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仅从全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2017年3100元,2018年4615.5元,2019年9903元,芝麻开花节节高。
看得见的变化更多。走进村里,过去泥泞的道路已经硬化,成为平坦宽敞的柏油路。村民的住房修起来了。在一号安置点,村民马海子呷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她说,住进新房,更要讲卫生。今年5月底前,三河村全村9个安置点都将全部完成并入住。
吉好也求说,他们一家人曾经居住在低矮破旧的土坯房里,进门都要低着头,不然就要碰到头。如今,得益于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一家人搬进了宽敞的新居。2016年,吉好也求家人均年收入仅2000元,依靠畜禽养殖和务工收入,近几年收入翻了几番。
村里的精神风貌更好了。村民活动中心,一群小朋友正在高兴地游戏、猜谜、跳皮筋。
据悉,三河村瞄准“两不愁三保障”,除了易地扶贫搬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外,还规划并已经开始通过种植土豆、光叶紫花苕、花椒、豌豆、核桃,养殖土鸡、乌金猪、西门塔尔牛、半细毛羊等方式,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同时通过农民夜校、网校等提升村民技能,带动村民致富。
三河村驻村第一书记介绍:“我们还要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支持鼓励村民外出务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我们还举行了多次建筑、厨师、种植、养殖、移风易俗等方面农民劳动技能提升就业培训。专业培训210人次,其中170名农民已在各工地就业(外出务工人数110人、就近就业人数60人),2019年劳务收入达364万元,实现年务工人均收入2.14万元。”
昭觉县委书记子克拉格说,2020年,昭觉县还将实现55个贫困村3.3万名贫困人口脱贫。“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我们要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不能误。”( 何勤华/文 王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