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进入返程高峰期,同时又处在疫情防控关键期。“两期”叠加,如何兼顾“严防控”和“保畅通”?机场、高速公路、火车站是否做好了相应的应对措施?2月5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2月5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内旅客有序排队过安检。何海洋摄
机场
乘客只要经过体温就自动显示在电脑上
下午1时,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乘客张宋瑞(化名)刚走到进港大厅10号行李提取处,就被工作人员拦下来,“对不起,您的体温有些高,我们要再测一下。”
没见着检测,怎么就知道体温有些高?“秘密”就在安在出口处一个类似摄像头的仪器——红外体温检测仪上。“乘客只要经过,体温就自动显示在电脑上。”工作人员介绍。记者看到,屏幕上显示张宋瑞体温为37.5摄氏度。
机场医疗救护中心护士刘华对张宋瑞进行了再次检测,这次体温正常,36.6摄氏度。询问中得知,张宋瑞刚喝了热水,“这很正常,刚从开空调的车里出来、刚喝热水,都可能这样,我们都会再次检测。”刘华说。
机场医疗救护中心主任朱祥胜介绍,目前在客流量相对较大的8个进出口安装了10台红外体温检测仪,确保安全同时尽可能提高通过效率。而在其他客流量相对较小的进出口,也都有工作人员对每一位进入的旅客进行体温检测。
除了“查体温”,还有“勤消毒”。在T2航站楼大厅待了半小时,记者看到3位身背喷雾器的工作人员在喷洒消毒液。成都空港建设公司保洁养护事业部经理郑忠清说,以前一天消毒3次,现在增加到了5次。
防疫物资运输,又是如何保障的?下午4点,记者来到机场地服货站营业大厅。在疫情防控物资专用窗口,四川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张勇和同事正在办理接收来自吉隆坡的100件手套,“非常方便,现在防疫物资有绿色通道,只要拿齐材料,有人全程帮着我们走流程。”
机场地服货运部负责人李刚介绍,按传统标准,普通货物应在飞机到达后3.5小时内交付货主,而目前防疫物资则缩短到了约2小时。
2月5日,在成南高速淮口服务区联防联控检疫点,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局一分局二大队民警协助金堂县卫生、交通、公安等部门引导车辆,疏导交通,开展体温检测。李向雨摄
高速公路
车主扫二维码自助登记疫情防控车辆信息
“到这边来!”下午2时,成都绕城高速成金站,一辆川Y牌照的小车刚驶出收费口,就被引导到路边。待司乘人员下车后,两名防疫检测工作人员随即上前,一人检测体温,一人则喷洒消毒水对车体进行全面消毒。
成金收费站出口处设置的检疫检测点,是经该收费站进出新都区的第一道卡口。在这个检测点上,有40多人同时值守,包括16名高速公路人员及当地政府、交警、交通运输局、卫健等系统工作人员。
记者看到,出口处7个车道被锥形桶拦成了2个车道,凡出站车辆和驾乘人员都要接受体温检测。“这段时间成金站进出口车流量在8000辆次左右,逢车必检。”川西高速公路公司绕城高速成金站站长李光凤介绍,不仅仅是对过往车辆严格检疫,收费场站及工作人员也要每日消毒、检测体温。
川Y牌照的车辆还没登记完,又有三四辆外地车到来,在出口旁停成一排。“大家可以扫码登记。”检测点工作人员李家富指着立在旁边一人高的二维码说,上有“疫情防控车辆信息登记系统”字样。
“我们每天要登记500多辆外来车信息,有时车一多,停在一起,难免拥挤。”李家富告诉记者,车主自助扫码登记,可减少等候排队时间。
火车站
车站商铺基本都开着以保障乘客正常出行需要
下午5时,记者来到成都东站。从南进站口进入,隔着一段距离就听到广播循环播放“您已进入红外线自动测温区,请摘掉帽子慢行通过”。这儿也有和机场类似的红外体温检测仪。
成都东站客运值班主任周艳介绍,成都东站所有4个进口、4个出口都配备了红外体温检测仪。
对体温异常的旅客,成都东站东广场、西广场各设置一个发热检查室。在西广场,记者看到了这个临时搭建的蓝色帐篷。成华区六医院的医生张艺当天在这里值班。被白色防护服、防护面罩裹得严严实实的她告诉记者,对疑似患者会详细检查具体症状和询问经历,如存疑则会送往指定医院,如普通发热也会劝返,不会允许进站。
走进候车大厅,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能看到的快餐店、牛肉面店、便利店等都亮着灯,在正常营业。“车站商铺基本都开着,以保障乘客正常出行需要。”周艳介绍,车站明确要求商家增加消毒次数,每天会对店铺消毒情况进行逐店检查。
在北进站口旁,记者看到由4个双开门组成的通道留了出来,“这是绿色通道,专供防疫物资和人员进出,南进站口旁也有一个。”周艳介绍,同时有关单位还结合相关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旅客此前行踪来排查“重点对象”,“旅客在身份证实名验证的时候,机器会有提示,让工作人员进行重点排查。”(熊筱伟 王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