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2月18日讯(顾范平 刘映红)47岁的张定元,哭了。
在中铁建港航局九绵高速项目部的办公室里,谈到即将读博的女儿,一直平静的情绪变得高昂,军旅出身的他展现了柔情一面。
自中铁建港航局第四公司成立之初,张定元就来了,九绵高速是他经历的第四个项目。面对推优,他一直强调应该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担任对外协调办主任的张定元,将工作中的自己定义为“角色扮演者”,企业员工、当地百姓、当地政府……一件事切换多种思考角度,平衡各方关系。
“端水大师”
“有人说乡政府应该给我安排一个常驻办公位。”只要在没其他事情的时候,张定元就扎根在乡政府。他想紧盯住办公人员的闲暇时间,去帮助和协调处理当地百姓征地拆迁、林地草地荒地等补偿工作。
张定元从事的工作是项目推进中最关键的一环。在起步阶段,项目部提出“遍地开花”的理念,10余公里的修建里程全线铺开。机器和车需要入驻场地,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地。
在刚接手工作时,张定元将沿线所涉及的“土地归属图”以及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性文件熟记于心。年龄让他在记忆上并不占有绝对优势,但“想把工作做到最好”的意念却足以克服一切困难。
“施工现场遇到纠纷,只需告诉我一个名字,我就能推断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张定元将准备工作做到极致,正式开展后相对得心应手。
把握一个度是他工作的关键词。政府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与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核算企业项目成本,张定元需要在三者之间达到高度平衡。
土地边界、土地归属以及土地归类,他每做一件事都需做到有理可依,有据可查。“百姓之间会互通,如果我一件事没有公平处理,后续进行就会很困难。”因施工所在位置位于平武县藏族聚居区,语言沟通以及当地民俗文化成为张定元工作中的一个阻碍。
不能从语言上拉近距离,张定元选择换位思考,将自己完全置身于其他关联方。“这是人的共性,只有当涉及自己的利益时才会想的更透彻。”张定元说,晚上躺在床上,就切换各种身份不停地想,要在符合规章制度下,为老百姓争取利益,同时让公司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切身处地的思考,也收获了当地老百姓的信任。当遇到施工临时出现问题时,老百姓会说:“一定要等张定元来解决”。
“端水大师”张定元认为自己能够处理好所有的关系,是时间和经历赋予的,“因为我活的通透了。”
父亲
工作之外,张定元最喜欢的身份是“父亲”。他人生中的很多次重要选择都与女儿密切相关,女儿的每一次选择也都会询问他的意见。亲密的父女关系,是张定元颇为骄傲的事情。
“我年轻时在广州上班,女儿出生后就回来了。”不想错过女儿每一个成长时刻的张定元,选择放弃高薪回到老家湖北创业。当女儿读大学后,他再一次选择外出工作,每天晚上与女儿和家人视频成为张定元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张定元因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回家照顾双亲,女儿就自发担起了这个责任,“当别的同学放假出去玩时,她就回家陪爷爷奶奶。”
张定元曾经在重庆的一个项目,中途休假回家时,女儿因在上学没有见到。结果,他的女儿就买了同一趟列车的同一节车厢,将张定元送到重庆后,又买票返回学校。那一刻是惊喜也是感动,当再次回忆起当时依偎在身边的女儿时,张定元落泪了。这个“动车上的暂时相逢”,他将铭记一辈子。
“女儿研究生即将毕业了,老师让她读博,但是她很纠结。”张定元说,女儿希望自己能早一点独立,但他希望女儿能够跟随内心想法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