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彝族女孩独具特色的耳坠,长长的流苏,菱形的小银块上还隐藏着花纹。”越西县乐青地乡瓦曲村彝族银饰工坊内,驻村第一书记唐开清介绍着手边颇具彝族特色的银饰,耳边传来“叮叮叮”的敲打声,寻声看去,40多岁的大叔正在用手锤击打银条,这是制作银饰的第二个步骤,后将其变成银片,再进行精细加工。
近年来,越西县乐青地乡瓦曲村将“党建”、“非遗”、“扶贫”相结合,让传统手工艺和广阔市场对接,走出了脱贫增收的好路子,传统银饰加工生产逐渐成为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动力。
深度融合 党建+非遗激发脱贫动力
瓦曲村位于越西县县城东南方向,全村共360户,1600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253人,全村已于2016年整村脱贫摘帽。
近年来,瓦曲村两委将非遗保护、传承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支撑,把党建工作融入到“非遗”保护传承中,探索和实践“党建+非遗+扶贫”模式,把“彝族手工银饰产业”作为当地精准扶贫的主打产业,带领瓦曲村村民走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脱贫致富路。
2016年以来,在探索推进“党建+非遗+扶贫”模式中,瓦曲村“两委”立足于当地具有传统手工银饰加工规模基础的实际,探索出了“1+1+1”的致富帮带机制,即通过“一个党员+一个大户结对一个贫困户”的方式让支部、党员和群众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大力培养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为全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曲木阿且是瓦曲村的党员也是银饰大户,懂得银饰制作工艺的他,是村里有名的手艺人,从事银饰制作生产多年,但一直困于从业人员少且都是单打独斗,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
曲木阿且回忆道,“当时村上来找我,请我带着贫困户一起做银饰,将瓦曲村的银饰做出个名堂来。”作为一名老党员,曲木阿且“说干就干”,随后和村里的几位银匠一起收徒,瓦曲村的银饰从业队伍发展壮大之路就这样开始了。从此,不断有人加入到瓦曲村的银饰制作队伍中来。
瓦曲村党支部结合“乡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脱贫领办项目”活动,围绕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在2019年度领办“银饰产业发展”项目,通过“双培”工程先后培养吸纳10名优秀银饰加工从业者成为中共党员,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内群众致富奔康。
通过“传、帮、带”系列措施,瓦曲村综合利用各方面惠农政策,加大对银饰加工和销售的扶持力度,从技术指导到贷款支持再到对外参展,对积极创业的农村致富带头人进行帮扶,带领全村银饰加工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此外,鼓励党员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互助结对,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技术指导,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让这些致富能人带动更多的党员、群众学习这一独特的创业致富技能,走共同富裕之路。
共促发展 惠民技能培训助农增收
将彝族银饰作为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在瓦曲村,传统工艺企业、作坊、合作社主动招收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发展彝族手工银饰产业助推扶贫,带动贫困户增收,推动两者互为支撑,实现共惠共赢。
立足保护传承,依托瓦曲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银饰手工技能培训,针对有闲置留守劳动力的38户42贫困人口制定了发展计划,请村上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手工艺人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学习彝族传统银饰制作技艺。
55岁的贫困户曲木古日加入村里的银饰加工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于一些常规样式的头饰制作早已是轻车熟路,只见她用嘴咬住银线,双手上下翻飞,不一会工夫,一个头饰便做好了。据了解,曲木古日一天能做十五六对常规的银饰,可实现收入100多元。“都是党的政策好,我现在可以依靠在这里做银饰来解决日常开支了,米、酱油等生活用品的钱都从这里来。”曲木古日脸上洋溢着微笑。
在村里,有从事银饰制作意愿的群众都喜欢到村内银饰加工大户家学习银饰制作,通过跟师学习掌握加工技艺。“通过培训学习既壮大了技艺传承队伍规模,又让困难群众增添了生产技能,让群众居家灵活就业,拓展了增收致富的路子。”瓦曲村驻村第一书记唐开清说。2020年,瓦曲村已累计组织培训600余人次,推动银饰加工逐步形成“家家都是加工作坊”的发展模式。
麻卡小林木家里的“剪纸”一箩筐一箩筐的,不知道的人都以为她在苦练剪纸技术,其实,麻卡小林木是在练习制作银饰。作为新入门的银饰手工艺人,麻卡小林木用剪刀剪纸片代替剪银片、用编铜丝代替编银丝,用缝补衣服的顶针扎孔代替银饰打孔,层层苦练下,简单的银片在其手中三两下便成为了精美的手工艺品,品相和成品率都有了较大提升。
“家里穷,我之前一直在外面打工,但一年下来除去生活开支,也没存下多少钱,现在好了,参加了村上的银饰专合社,在家里就能够挣钱,还能照顾父母和孩子。”麻卡小林木边剪银饰边说道。
据了解,近年来,瓦曲村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年都集中培训党的政策和实用技术24期,受益人群覆盖全村农户,形成家家都是工坊的模式,正在建设的“就业扶贫基地”和“就业扶贫车间”也展示着瓦曲村的银饰发展大有可为。
创新致远 走出特色致富奔康路
“我们全村人基本都在做银饰,银饰帮助我们有了更好的生活,我们也更热爱银饰。”银饰制作者海来古哈开心地说。“在我们这儿有这样一句话,‘只要有彝族的地方,就有瓦曲银饰’,所以我们瓦曲村也有‘凉山银饰加工第一村的美称’。”
2019年3月,瓦曲彝族银饰工坊被授予国家级“非遗扶贫工坊”、2020年被四川省文旅厅评为“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还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党支部的牵头下,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和脱贫攻坚起到了互相促进的重要作用。
量变积累产生质变,瓦曲村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离不开多年来的谋划施策。近年来,乐青地乡党委政府应时合势,精准发力,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扶持村民尤其是贫困户积极参与到银饰加工和销售中来,通过发展银饰传统工艺加工带动贫困户增收,赢得了国家级“非遗扶贫工坊”金字招牌;通过点(村支部非遗扶贫工坊)、线(党员致富带头人的“非遗扶贫工坊——帮带示范点”)、面(村内银饰加工专合社成员覆盖全州)的有机结合,推动全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截至目前,瓦曲村全村360户中有200户从事银饰加工,辐射带动周边村落共同发展。其独具彝族特色的头饰、耳环、领牌、胸牌、手镯、戒指六大类产品广受客户喜爱,远销全国各地。在成都宽窄巷子、峨眉大佛禅院乃至云南、上海等地均有瓦曲银饰销售。瓦曲村每年加工的银条已突破3万斤,年产值能达5000万元,从事银饰加工的家庭人均年增收达5000元,户年收入都能达到5万元以上,多的能达到30万元。
未来,瓦曲村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保障服务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不断开拓创新,逐步完善银饰加工、销售的完整过程。通过规范加工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创新开发打造旅游商品、完善电商平台提升服务水平,探索瓦曲银饰加工业发展壮大之路,最终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用银饰的光芒照亮彝族同胞致富奔康路。(阿忠阿呷 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