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启蒙教育 越西让幼童自信的“说”出来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10-29 19:52:47 编辑:吕纪元
“大家好,我叫沙马伍果木,我们今天表演的是《狼来了》的故事,我演的是农民伯伯。”小姑娘“脆生生”的普通话听起来格外的动人。这是越西县大花乡瓦尔村幼教点的孩子们正在教室外的操场上表演故事《狼来了》,操场外村民好奇地观望着,其中一个学生秀英莫的妈妈也站在旁边笑得合不拢嘴她用彝语说道:“娃儿就想来幼教点,大的小的都想来,学说普通话、学唱歌,好哦!特别好!”其他几个村民笑起来连连说:“是啊,是啊。”

自从学普行动实施以来,讲故事、演情景剧、小组游戏已成为越西县幼教点课堂上的常态环节,这些新颖的方式不仅让孩子对幼教点的学习充满兴趣,也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倾听、交流。这种让学生有参与感、有语言环境的教学方式改变了那部分会听但不会说、不想说的孩子,让他们学会勇敢的表达。怎么才能让不愿意开口的孩子大声说出来呢?通过深入幼教点调研、与辅导员交流,越西县总结出提高学龄前儿童普通话应用能力的三条经验。

 
一.谈话交流,引导孩子“慢慢说”
(一)贴近生活,兴趣入手。
每天早上老师花15-20分钟和孩子聊聊天。聊天从最简单的“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出示水果的图片)“昨天家里吃了什么菜?”“谁做的?”“最喜欢什么动画片?”等问题开始讨论。以简单的、幼儿感兴趣的、贴近于生活的谈话内容入手,幼儿容易接受也容易开口,慢慢地引导孩子们学着分享最近遇到的或者发生的有趣的事。一开始孩子们都很腼腆必须老师一个一个点名询问,到后来大家都很积极主动的举手回答问题。
(二)及时鼓励,建立信心。
瓦尔幼教点有个叫小妹的女生性格特别内向,普通话也不太好,所以平时基本都不说话。老师与班上同学交流时,她总是微笑看着其他孩子发言自己却不敢举手,点到名她才会站起来,可是站起来后也只会点头或摇头。尽管小妹什么也没说,但老师依然让全班小朋友给与她掌声,鼓励她能够勇敢地站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她逐渐有了自信,敢举手回答问题,从几个字到说连贯的整句话。现在的她变得很健谈,每次谈话活动都很积极。抓住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大胆站起来回答问题,慢慢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孩子们知道开口说普通话并不难,这样持之以恒地训练会让他们变得健谈开朗。

 
二.分组训练,教会孩子“模仿说”
(一)成立小组,树立榜样。
村幼一般都是混龄班,幼儿入园时间和年龄都有差异,让辅导员老师们感到困扰的是:教学内容过于简单,老生不愿听上课开小差,如果教难了新生如听天书。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成立学习小组,在每个小组安排一到两个入园早、普通话好的孩子当组长。组长可以带刚入园的小朋友上厕所、洗手、排队,还能给组员示范如何做自我介绍、如何回答老师的问题、认识颜色……
这种老带新的方式让“小老师”在教其他小朋友时起到了复习的作用,自己也会觉得有成就感;新学生在小组里找到了学习的榜样学习起来也觉得有趣。
(二)捆绑评价,约束行为。
每周对小组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有助于让幼儿互相监督、共同进步。例如: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来了很多新生,这些新生没有规则意识。上课随便下座位,点到名字不知道回答,清查人数时一片混乱。这个时候小组组长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让他们去问每个小组成员的名字,帮助老师组织秩序。户外活动排队、营养午餐等都可以用这种互相监督共同完成的方式。

 
三.故事表演,训练孩子“勇敢说”
(一)提问交流,尝试复述。
幼儿入园两三个星期后开始让幼儿接触故事,刚入园的孩子听故事根本无法理解意思,但老师不要着急,坚持训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讲完故事后对相应的故事情节进行提问,带幼儿复习一遍故事内容,然后请听懂了的小朋友再上台讲一遍。这样锻炼了幼儿的表达能力,也让听故事的其幼儿巩固了故事内容。
(二)角色扮演,灵活创编
比起讲故事幼儿更喜爱的是有参与感的情境表演,演的孩子认真快乐,看的孩子聚精会神。表演时让几个年纪稍微大点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外向的,带几个岁数小的,腼腆的、普通话较弱的孩子,这种互补的参与方式让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进步。
例如:《狼来了》的故事,由老师讲故事,讲完故事后进行提问:故事中有几个小动物分别是哪些动物?放羊的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最后他的羊都怎么了?提问完请小朋友上来用普通话简单讲述故事内容,最后老师带领幼儿做狼和羊的头饰(用画纸画出来在剪下来系上绳子即可)然后按组进行故事编演,对话和结尾可以由孩子自己创编和设计,这样拓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总结:要想普通话说的好,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说’,所以要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成为‘说’的主体,尽量引导幼儿多说。为孩子创设普通话语言环境、提供榜样示范、搭建孩子“说”的平台。坚持训练,看似简单的方法也会变得有效。(杨显君 金夕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