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桃成就大产业 凉山“土专家”科技扶贫的传奇人生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10-25 22:04:07 编辑:吕纪元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四川省科技扶贫万里行专家团队来到凉山州美姑县,在牛牛坝等乡镇开展核桃产业地方良种选育及嫁接后技术管理脱贫指导工作。应邀加入其中39团的农业科技专家胡聪林,一手拿着地方核桃良种“美姑大泡” ,一手拿着笔记本,正为村民耐心讲解核桃良种选育的申报条件,传授核桃嫁接后的技术管理工作。这位年近古稀的谦和老人,讲起核桃种植技术时的声音格外洪亮有力,滔滔不绝……
16年呕心沥血 盐源农民变身“土专家”
在西南地区核桃产业界里只要说到“盐源早”,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起胡聪林。胡聪林是“盐源早”核桃选育的创始人、核桃高位嫁接技术发明人,也是核桃高产栽培技术领头人。
1975年,在凉山州盐源县,从民办教师转行公社农技员的胡聪林开始从事农业技术工作。他坚持自学农业科技,在那个学习资料匮乏的年代,通过四乡八里找资料,手抄资料进行学习等“笨办法”,持之以恒,积累了大量的农科知识,陶冶出严谨的治学态度。
改革开放后,胡聪林有了更好的学习机会。1980年,因擅长农科,他成为了树河乡科技副乡长。胡聪林给自己制定了“一读二走三拜访”的学习方法,“一读”是大量阅读农业管理和科技书籍;“二走”是走村串户,大量走访当地其他“土专家”;“三拜访”是虚心学习,拜访真专家为师,丰富自己专业知识。数年间,他记录过的学习笔记本可以用背篓来背……
1990年,期盼通过种植核桃脱贫致富的乡亲力推胡聪林为马鹿乡乡长。上任后,看见漫山遍野的核桃林,胡乡长又是喜,又是忧。喜是一片片核桃林非常逗人喜爱,忧是不值价的“铁核桃”占90%,“泡核桃”只占10%。
“可惜呀,大片大片的核桃林不值钱!”是年胡聪林看到农户家的“铁核桃”只能卖5分钱一斤,而“泡核桃”可以卖到1角5分一斤。巨大差价让农民减少了巨大的收入,这成为困扰他的心病,导致他经常失眠,夜不能寐。
“一定要找到解决让‘铁核桃’变‘泡核桃’的办法!”胡聪林暗下决心,四处请教,学习研究,效果都不佳。始终解决不了难题,这使胡聪林心情焦虑,经常一个人在核桃林里一呆就是一整天。
但是,用科技使农民摆脱贫困的初心从未动摇。胡聪林一面深入研究农科,一面从党课中汲取营养。在“实践出真知”的真理指引下,他把当地有知识、有文化、有上进心、还种植有核桃林的青年们组织起来成立“研发团队”。这一想法得到了盐源县党委政府从技术、政策、经费三个方面的大力支持。时至今日,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仍以多种方式延续着。
此后6年间,其中10名最优秀的”土专家“组成的核心团队在胡聪林带领下,一边参加学习培训,一边结合实际情况,利用自家的核桃树大胆试验各种“黑科技”,终于从研发选育的40多个纯地方品种中,优选出以盐源县命名的“盐源早”优秀嫁接枝条。
1996年,盐源“土专家”团队经过不知多少日夜、多少坎坷、多少期盼的“盐源早”通过申报,被四川省政府审定为“省级核桃嫁接选育品种”!那一天,所有“土专家”都哭了……
24年人生历练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随着“盐源早”问世,胡聪林一鼓作气攻破用“盐源早”优选穗条进行核桃高位技术嫁接的课题难关。再经过实践,成功研发出高位嫁接技术。该技术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核桃低产低效林改造,野生核桃高桩嫁接中广泛应用,嫁接成活率高达90%以上。嫁接后第二年开花结果,第三年形成产量,经济效益成倍增长。
2004年,胡聪林组建盐源县核桃协会,在凉山州最早以协会为平台开展技术培训,前后在盐源县培养4500余名核桃嫁接技术能手。在凉山州内的西昌、木里、甘洛等县市,以及凉山州外的汉源、峨边、平武等县市培训核桃嫁接能手3万余名。
由于“盐源早”具有优质、丰产和适应性强等突出优点,配套胡聪林的核桃高位嫁接技术,先后在凉山州内,四川省内其它地区推广种植了320多万亩。实践证明,“盐源早”是四川省唯一可以大批量生产,商品性状较一致的乡土核桃品种。
2010年,重庆市引种培育“盐源早”和高位嫁接技术,喜获巨大成功,在重庆市申报“渝城1号”(盐源早)核桃良种获得当地政府嘉奖。2015年,四川省广元市试种后发现该品种在当地表现出优质、丰产、早实和适应性强等多个优点,也申报认定为“广丰”核桃良种,受到当地政府嘉奖。与此同时,“盐源早”也陆续被引进云南、贵州等省市,同样生机勃发,全部成功使当地核桃产量成倍增长。
2018年,是“盐源早”在故乡喜获丰收的一年。这一年见证了核桃销售的奇迹。仅盐源一个县就销售鲜核桃1.5万吨以上,仅树河镇就高达6000吨。共收获干核桃7000吨以上。
多少留在核桃林的脚步,多少流下的心血和汗水,终于使胡聪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农科专家,也让核桃真正走向了产业化。“盐源早”的产业化发展,彻底颠覆了“铁核桃”的价值。胡聪林先后荣获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省科技厅和人社厅“四川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个人”;凉山州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凉山州委、州政府“凉山州第十三批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称号;盐源县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3年脱贫攻坚 真专家登上大舞台
胡聪林开创的核桃丰产系列技术,现已经成为西南地区核桃种植的核心科技。四川科技扶贫万里行专家团队非常重视“盐源早”,2018年,在凉山脱贫攻坚战役进程中,专家团队先后在凉山的甘洛、越西、昭觉、美姑等地推介优质项目,“盐源早”第一时间成为科技扶贫的重点。
应邀加入其中39团的胡聪林此时已退休多年,但仍在研究核桃丰产技术,并把核桃产业发展作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之一。胡聪林说:“核桃产业是一次投资、子孙受益的好项目,而且具有长效的造血功能。发展核桃产业,非常适合大凉山彝族群众脱贫致富,对此我责无旁贷。” 作为知名专家,在参与凉山精准扶贫工作时,胡聪林不仅在选育上亲自为村民把关,在技术上也一丝不苟,仍然坚持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现场亲临指导,手把手教学。由于他经常深入基层,一来二往,村民都举着大指母夸这位专家“瓦几瓦(优秀)”!
“五年前,我家的核桃树用了‘盐源早’嫁接,去年是第五年,收入就达到了7万多元。今后,我要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盐源早’核桃,并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质增效,坚决巩固脱贫成果。”全国人大代表、昭觉县庆恒村党支部书记吉克石乌感激地说。
目前,针对凉山州核桃产业脱贫致富的需要和高寒山区特点,胡聪林把早在1998年就试种于凉山高寒山区多个区域的多个晚熟品种进行试验、对比、筛选,选定了适合高寒种植的新品种,作为致富”杀手锏“。目前,在四川省林科院指导协助下,选育出来的新品种被命名为“陆佳”(即同时具有优质、丰产、晚熟、早实、抗寒、抗病6个优点),该品种已受到国家林业局高度肯定和赞扬。
这位老党员在生他养他的土地上,用执着的初心、进取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和对农业科技的热爱,书写了从农民到农技员再到专家的传奇人生。撬动了西南地区的绿色产业,为大凉山贫困群众铺设出一条精准扶贫,产业致富的光明之路。(王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