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找三帮”促增收 阿坝州理县精准发力助脱贫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9-10 15:28:22编辑:谢川霞
阿坝州理县桃坪镇佳山村是典型的高半山村寨,土地贫瘠、交通闭塞、村集体经济薄弱,群众生活较为困难。2014年,佳山村被评为省级贫困村,村里的高磊一家被确认为贫困户。从小生活在佳山村的高磊,毕业后返乡创业,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开起了民宿,办起了养猪场,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从经营民宿到发展养殖业,从昔日的贫困户到如今的致富多面手,高磊一家靠着勤劳的双手,在致富奔康的大道上越走越远……
高磊一家脱贫致富的故事只是理县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路上的一个缩影。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理县始终把贫困群众经济收入是否持续增长作为衡量“五个一”帮扶成效的首要标准,强化目标意识、担当意识、尽责意识,围绕增收精准发力,实现贫困群众由“被动接受输血”向“主动自我造血”转变。
找门路帮转型 致富有方法

针对贫困群众致贫原因为缺技术、缺门路的现状,理县把产业扶贫作为突破口,立足所在村的地理气候条件,帮助贫困户围绕特色优质产品做活农业产业转型文章,引导其种植甜樱桃、青(红)脆李等名优小水果,种植中药材,依托专合组织养殖中蜂、跑山鸡、藏香猪等。驻村农技员更是手把手传授种养实用技术,让贫困家庭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佳山村昔日的贫困户马保全现在靠自己的双手年收入近7万元,成为当地的致富能手。
找销路帮提效 脱贫有保障

信息不对称、销售不畅通,是贫困户实现脱贫奔康的“拦路虎”。帮扶部门、帮扶责任人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采取各种方式帮助群众打通销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田地里的大白菜、棒菜变成贫困户钱包里的真金白银。同时,探索电子商务进农村、农副产品进超市,遂宁、东阳永康理县体验馆等营销方式,群众地里的优质果蔬变成了“后备箱”可带走的旅游产品、餐桌上的绿色食品和网络上畅销的高端特色商品,多次荣获省促农增收先进县称号,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正逐渐成为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的“菜篮子”和“果园子”。通化乡西山村贫困户杨光良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依托浮云牧场发展特色种植,甜樱桃、青(红)脆李、红富士苹果等农副产品成为了游客们“后备箱”可带走的旅游商品,收入是过去的3倍。
找出路帮脱贫 增收有渠道

理县把解决就业作为助农增收的有效渠道,通过农民夜校、现场教学等各种方式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搭建与遂宁、成都企业的就业信息平台,让8200余名群众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增收。鼓励大学毕业生、社会人士返乡创业,培育喜悦绣庄、孟屯泰康等中小企业50余家,积极协调工业企业、旅游景区等优先吸纳本地群众就业,带动940余名贫困群众居家灵活就业。立足贫困户实际,对确因身体、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难以通过产业扶贫实现脱贫的,灵活运用“五个一批”等兜底政策,因地制宜累计安置交通劝导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1570人次,与汶马高速建设施工单位对接,优先考虑当地贫困群众用工,组织参与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等渠道拓宽增收渠道。(理县县委宣传部 理县县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