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富顺:用“教育”照亮大山学子“出山路”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7-22 09:48:17编辑:廖俊霖
“精准扶贫,教育先行”,教育扶贫是助力贫困地区拔除穷根的关键。2018年6月,自贡市富顺县选派40名干部深入凉山开展帮扶工作,其中教育系统就有7名。他们用心用情,教书育人,为大山的学子照亮“出山路”。
富顺县板桥镇中和九年制学校派驻盐源县长柏乡小学教师易君
两赴凉山,教书育人,易君从中师毕业从事教育工作20年。在2017年他主动报名到凉山州德昌县支教,正是这次经历,让他对凉山产生了深厚感情。2018年6月,本该是他结束支教的日子,但他再次主动请缨,参加到组织部选派的援彝脱贫攻坚工作中,又一次来到了大凉山。有了之前的经历,他很快融入当地生活和工作,在三尺讲台上,尽心尽力传授学生知识。同时,他还认真完成了学校分配的走访、帮扶任务;协助乡政府走访排查,完善软件资料。每每看到孩子们对知识渴求的眼神,他总说:“虽然我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我,站在这三尺讲台上,满足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才能让更多大山深处的孩子通过努力学习走出大山。”
富顺县华英实验学校派驻盐源县泸沽湖镇小学教师黄学先
情系泸沽湖,漫漫支教路,黄学先用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变着学生和部分老师。她坚信:学生学习的重点是培养学习兴趣,只要孩子们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她善于用激励机制表扬鼓励学生,带着孩子们上喜欢的体育课,把数学内容溶于体育课中,做到了学科完美整合。同时,她还经常在网上购买“你真棒”“有进步”等印章、铅笔、奖状、小玩具等奖励学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她所带的班级学风浓、班风正,学生积极阳光爱发言。在期末测试中,他们班语文、数学、英语平均成绩都是全年级最高,年级总分一二名也都在他们班级。

富顺县华英实验学校派驻盐源县泸沽湖镇小学教师黄学先
黄学先关心的不只是学生成绩,对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条件也格外上心。此外,还定期进行家访,了解班上每个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差的问题,她还联系到成都一个公益基金会,给每个学生配备了一个书包,十支笔,还给部分家庭困难的孩子募捐了衣服。周末,她经常去学生家里与学生同学习、同劳动,体验学生的生活。支教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学生的学习进步了,也让她特别满足。
富顺第二中学校派驻盐源县卫城初级中学教师王文学
夏天不知冬天的寒冷,现在终日饱暖的年轻人也很少知道过去贫穷寒冷的滋味了。王文学来到大凉山,看到这里的孩子在零下几度却依然只穿着两件单薄的衣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作为园丁,他看到自己的花朵遭受这样的摧残,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于是,他率先把自己家中大半新的冬衣快递了过来,同时还动员亲戚、朋友、同事捐助衣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先后十多批次共计募捐到300余件衣物被寄到了凉山。但是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送衣服到贫困户杨大姐家途中发生的故事。杨大姐家住在大山深处,山高路险,公路蜿蜒曲折,一边靠着大山,一边紧挨悬崖,短短十公里的山路,他们开车硬是花了接近一个小时,下车后他们还要步行两公里才能到达。在步行途中,他们看到了两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在玩沙,头发卷曲,衣服又烂又脏,脸上和身上都是沙,但眼睛里始终透着灵气。

富顺第二中学校派驻盐源县卫城初级中学教师王文学
看到孩子们的如此条件,他便去这两个孩子家里看看,来到两个孩子家里,随行的崔老师用彝族语言跟奶奶说明来意,奶奶和家人显得格外地高兴。奶奶说因为家里穷,小女孩的父母都到城里去打工了,孩子们就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村子里也没有幼儿园,就在家玩耍。王学文老师从一件衣服里选出了几件,给两个孩子换上,看着两个孩子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他的心始终是紧紧地揪着。
临别时,奶奶拉着他的手,声音哽咽地不停地说着什么。奶奶又要送苹果、梨子给他,都被他婉言谢绝。当车远去时,奶奶和家人仍在向他们挥手。他深知:大山深处的孩子要想飞出大山,必须要装上教育的翅膀,虽然自己做的工作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让孩子的羽翼逐渐丰满,也坚信只要孩子们肯努力,总有一天能飞出大山。
富顺县龙万乡九年制学校派驻盐源县卫城初级中学教师陈丹
以责任书写芳华,用青春坚守初心。2018年6月,陈丹怀揣教育梦想踏上盐源这片热土,自此,她便一直坚守在这深度贫困县的民族教育战线上,她更从中领悟到“人类灵魂工程师”所蕴含的意义。“马小东同学最近表现得越来越好了,遵守纪律,上课专心认真,点滴进步让人心生喜悦。”“杨阿几同学近来食欲锐减,上课眼神飘忽,要格外关注,与之谈心。”……这是她笔记本里写下的工作日志,在她笔记本里记着和每个孩子的故事。地处于深度贫困地区的孩子,基础差,起点低,对于学习几乎没有兴趣——这就是她来到盐源县卫城中学面临的现状。

富顺县龙万乡九年制学校派驻盐源县卫城初级中学教师陈丹
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她发现孩子们虽然不爱学习,但是好胜心强,而且对于喜欢的老师有极强的“向师性”。她抓住孩子们的好胜心理,在每一次测验后,都会发上一个代表荣誉的笔记本。每次看到孩子们的成绩提升了,都会毫不吝啬地赞美。有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变故,整日郁郁寡欢,成绩直线下降,而且随时可能辍学打工。
得知情况后,她细致开导孩子,耐心鼓励,最终让孩子敞开心扉,痛痛快快地抱着她哭了一场,从此打消了辍学的念头。她总是说:“我也是农村娃,深切地感受到教育对一个人,对一个家庭的意义。我们处于民族地区,担负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任。能为来自农村的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孩子插上有力的翅膀,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情。”而她,正是用青春与奋斗诠释着这一份对孩子的热爱和对教育的忠诚。(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