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立足于院士工作站孵化创新企业,引入外来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助力宜宾打造全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9月19日,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暨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在宜宾三江新区正式成立。欧阳明高院士的致辞,赢得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9月17日至20日,全国省级层面规模最大的一次院士地方行活动——两院院士四川行活动举行。活动期间,围绕宜宾经济社会发展,两院院士“走近宜宾”城市发展专题会举行,13名两院院士为宜宾把脉问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与宜宾签署合作项目;刘宝珺、张俐娜、魏复盛等院士更是深入宜宾高校、企业开展调研座谈。
一系列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实打实的互动合作,也意味着宜宾与院士专家的合作将迈向更深层次,意味着宜宾科技创新驱动之路更加清晰,这无疑为宜宾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创新动能。
刘宝珺院士(左一)参观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田琴 摄)
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成立
再添新平台
9月19日上午,欧阳明高院士在全国唯一一个院士工作站在宜宾三江新区揭牌。
该院士工作站及创新中心将通过5年时间,引育创新创业团队、成果转化与孵化,建成国家重大成果转化基地,成为开放型、专业化的省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或技术创新中心。
谈及缘何将全国唯一的院士工作站放在宜宾三江新区,欧阳明高表示,首先被宜宾创新驱动发展经济社会的精神所感染,同时也看好宜宾的发展潜力,“从电子材料、电池、零部件再到整车厂,宜宾都已初具规模,我们来做技术平台和研发中心是为新能源汽车服务的。”欧阳明高说。在他看来,无论从创新研究、成果转化还是市场推广,宜宾都有优质的条件和支撑。
据介绍,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将积极发挥院士引领作用,与宜宾市、成渝地区、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学研单位紧密合作,致力于推动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全技术链和产业链发展,着重解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问题。
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是欧阳明高院士运营实体法人单位,董事长华剑锋介绍,创新中心将在电池材料体系、电池单体、电池系统、电驱动和混合电驱动系统、整车控制系统、充电与智慧能源系统等领域开展先进性研究,并发挥对技术创新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相关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
院士团队的落地,必将带动龙头企业来宜考察共商投资发展,有力促进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对宜宾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加快建成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活动期间,宜宾除与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四川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共建欧阳明高院士专家工作站,共建人才培养、人才引进机制外,宜宾还宣布支持两院院士和国青人才在宜创新创业重大举措,这也充分体现了宜宾礼敬院士、尊重人才的诚意,以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心。
张俐娜院士(右一)参观丝丽雅。(罗雯心 摄)
院士专家深入企业
合作再紧密
近年来,宜宾始终把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摆在突出位置,坚定不移推进大学城科创城建设,目前已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等19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11所高校建成招生,在校大学生人数达7万人,同济汽车研究院等12所科研机构和2个院士工作站入驻运行。
“中国芯之父”邓中翰院士工作站是其中之一。在邓中翰院士科研团队的指导下,位于宜宾三江新区的中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技术的安防视频监控应用,落地于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等大型项目,实现了集成电路与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
在位于叙州区的四川横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王正国院士(专家)及团队的“助攻”下,公司突破了10余项产业化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成果转化经济效益达4000余万元,年增长率达20%左右。
本轮两院院士四川行宜宾行活动,则将宜宾与院士专家的合作推向更前沿、更高端、长期与紧密。不少宜宾企业家在与院士专家面对面交流互动中看到新希望,在与他们交流中,不少人透露所在企业中“卡脖子“的技术,将在这次的院士专家牵手中实现突破。
9月1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天然高分子科学领域专家张俐娜走进丝丽雅盐坪坝工业园区,当日,“宜宾市张俐娜院士工作站”正式授牌;中国工程院院士、新能源材料科学家吴锋走进天原集团开展调研并与企业座谈交流。
“公司研究方向都是‘卡脖子’的项目,接下来我们将和张院士共同合作开发,突破技术攻关的难点。”丝丽雅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邓传东表示,公司的医疗材料研究已进入中试阶段,产品研制成功后将以更加环保、产品性能更优越等特点有效替代国外产品。
天原集团副总裁王政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高端钛原料基本还依赖国外进口,此次与行业前沿院士专家交流,将有望通过合作解决原料国产化的问题,为企业迎来重要发展契机。
“开展院士宜宾行,有利于增强科技发展意识,有利于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有利于营造尊贤用人氛围。”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任兴江表示,科协作为服务院士及其团队的重要力量,将继续发挥优势,加强与院士及其团队联系、联谊,广泛征集企事业单位技术需求并与院士及其团队对接,充分应用天府科技云服务,转化院士及其团队科研成果。
为宜宾发展把脉支招
拓展新思路
“宜宾茶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宜宾市将企业技术需求编辑成册送到参会嘉宾手中,邀请姜文汉、罗平亚、韩杰才、欧阳明高、刘仲华等13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场为宜宾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把脉支招。会议现场,知名茶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建议宜宾加强龙头企业集群培养,“只有龙头企业强大了,农民增收才有保障,政府才有税收。”
龙头企业如何做大做强?刘仲华建议必须以龙头企业为支撑,把宜宾早茶、宜宾好茶带出去,走向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让产品从农产品变成商品,变成有品牌的、有文化的商品,有效提规模、效益、影响力。
在9月18日举行的“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两院院士四川行”活动开幕式上,刘仲华还受聘担任了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院长,为宜宾市茶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参与重大政策的研究;开展宜宾市茶产业调研,指导茶产业发展工作;帮助宜宾市引进和培养茶产业人才,提升宜宾茶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帮助宜宾市开展茶产业品牌打造、市场拓展及产业链延伸等工作,帮助宜宾市增进与国内外行业间的交流合作。
从事地质资源和环境保护研究的刘宝珺院士,上世纪80年代在兴文县开展地质科考中有重大发现,为兴文石海闻名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再次来宜,刘宝珺院士建议宜宾作为长江首城,一定要在环境保护方面起好示范的作用,“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概念,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宜宾做得非常得好,可以说走在了全国前列。”刘宝珺说。
两院院士四川行宜宾行活动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宜宾与院士专家的合作必将走向不断深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工局局长何春琳表示,宜宾将充分利用此次难得的契机,进一步拓展人才+产业的“双招双引”,进一步加强院士工作站及高端人才服务保障,在科技研发、技术落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真正实现引进一名院士、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壮大一个产业的裂变效应,助力宜宾产业发展双轮驱动,为宜宾加快建成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建设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宜宾日报 秦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