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坪:提振精气神 奔康动力足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10-13 13:47:34 编辑:杨仁昌 点击:

从以前的不讲清洁卫生,到如今的房前屋后焕然一新,自从在夜校听了专家讲的文明礼仪课后,高坪区东观镇灵观音村5组村民李应帆变了。而发生在他身上的变化,也同样在高坪许许多多的村民身上发生着。

近年来,高坪区坚持扶贫与扶志、扶贫与扶智相结合,致力于培育村民的文化自信,提振村民精气神,村民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脱贫奔康更有动力,底气也更足。

夜校学习 醒脑提神“开了窍”

农民夜校的开办,让不少村民变了样。东观镇灵观音村5组村民李应帆,对此有着切身的感受。

李应帆独身一人,虽然很勤劳,但就是不讲清洁卫生,村民曾经给他编了一句顺口溜:“且看过去李应帆,不讲清洁讨人嫌……”但近日来到他家,看到的则是完全不一样的景象,房屋已经整治一新,穿着整洁的李应帆正在收拾房前屋后的垃圾。李应帆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以前不注重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村民碰到都绕开走。自从我在村里的夜校听了专家讲的文明礼仪课后,不论再忙也要把清洁卫生搞好。”如今,村民开玩笑地评价说:“李应帆算是‘开窍’了。”

其实,不光是李应帆,参加了夜校培训的很多村民都“开窍”了。他们了解了政策,掌握了一些种植养殖技能,学习了文明礼仪。

近年来,高坪区整合远程教育“中心学习户”、民俗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居民院落等场地资源,建起村级农民夜校、乡村大讲堂等。依托这些平台,因地制宜开展道德、法治、家风、技能等大讲堂,深入开展“自立自强”“艰苦创业”“脱贫争先”“感恩奋进”等教育,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帮助村民养成好习惯,点亮了群众面向崭新未来的“明灯”,凝聚了大能量。持续开展寻找、评选“最美家庭”“最美孝星”“村里好人”“脱贫之星”等活动。如今,村民逐渐摒弃“等靠要”思想,较着劲儿地自立自强。用群众自己的话说:“勤劳致富关键得靠自己努力干,争做好人、争当先进无尚光荣。”

近几年,高坪区涌现出“星级农户”2300多户,“脱贫之星”“勤劳致富之星”“孝亲敬老模范”“邻里相助典型”等上千个。

文化聚力 村民有了精气神

国庆前夕,行走在阙家镇火烽村,看到房屋立面、路边宣传牌、立石上都印有乡风文明宣传画、宣传标语等。这些文化墙内容丰富,兼具教育性和观赏性,不仅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引领村民积极向上的重要载体。在传统美德墙边,路过这里的村民正在认真地欣赏这些图画。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更是让村民受益匪浅。火烽村的文艺队员们自编自演了50多个节目,创作村歌,村里的文化活动不断。文艺队员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快板、小品等表现形式,用群众身边的故事,潜移默化感染村民,汇聚脱贫攻坚的正能量,塑造良好的新风正气。

据了解,高坪区近年来抓住脱贫攻坚的有利时机,结合乡村民俗旅游,依托各乡镇资源优势,以脱贫攻坚、感恩教育、传统文化等为主题,采取人工墙绘、PVC墙画及节点打造等方式,在乡村房屋立面、路边宣传牌、立石上绘制乡风文明宣传画、宣传标语以及农耕文化宣传画等,打造主题文化景观墙,做到一墙一风景,一墙一阵地。至今全区乡村建起了“好人榜”、文化墙、文化长廊、幸福文化院坝、文化景观石、乡风立体墙画等400多处。这些文化墙内容丰富,成为引领村民积极向上的重要载体。

同时,高坪区创新“3+2”建设路径,建成了“区、乡、村、院、户”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老百姓随时能享受到精彩的文化大餐。该区还不断挖掘身边文化,培育出“身边的感动”“高坪月舞台”等具有高坪特色的活动品牌,组织文艺骨干、民间艺人深入边远乡村、扶贫一线开展文艺活动,将舞台搭建到群众身边,将政策宣传到群众耳边,将精品文化剧目送到群众家门口。通过持续不断地“种”文化,提振了群众的精气神。

知识赋能 致富奔康有能量

走进擦耳镇擦耳村,村图书室内各类图书琳琅满目,一些村民正在认真阅读。“不要看图书室面积不大,但书籍数量却不少。”村干部介绍说,这里有2000多册书籍,涵盖方方面面。

擦耳村是区文化部门的结对帮扶村,这里修建了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不少村民从中受益。村民秦秀均在这里掌握了养鸭知识,每年能养鸭100多只,收入5000多元。秦秀均高兴地说:“养殖种植遇到不会的地方,我就要到这里找些书看看。”

据了解,通过上级部门配送、自筹资金购买、相关单位捐赠、企业赞助等方式,高坪区近年来建立了农家书屋、基层图书室等530多个,藏书超过1000万册,实现了行政村(社区)全覆盖,给群众送去了精神食粮,不少村民通过农家书屋、图书室学到了种植养殖技术等,实现脱贫致富。

青居镇团结村村民肖勇,返乡创业成立了家旺农场,承包了土地种植柑橘,养殖鸡、羊等。前期,由于缺乏技术,产业发展受阻,创业梦一波三折。肖勇主动向政府求助,希望有参加技术培训的机会,同时在省农科院报名参加了为期2年的柑橘种植技术培训班,系统学习柑橘种植和管理技术。通过不断学习,肖勇技术傍身,搞起产业来底气十足,近200亩的农场搞得风生水起,农场被评为省级示范农场,同时还带动了周围的贫困户和群众共同致富。

据了解,高坪区依托农民夜校等阵地,适时邀请农业战线的技术人才,经验丰富的“田秀才”“土专家”等乡土人才和驻村帮扶农技人员,走进产业基地、田间地头、村民院坝,面对面、手把手教授村民技术扶贫、产业扶贫等专业知识和涉农实用技术等内容,帮助农民群众学习实用技术,有力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科技致富能力。(周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