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处理群众纠纷的问号学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5-07 09:03:09 编辑:杨仁昌 点击: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者、老百姓的带头人,基层干部在处理群众矛盾纠纷的时候,必须要学会打问号,掌握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找准问题,对症下药。

因问而“起”——及时了解“是什么”。只有正视问题、掌握问题、了解问题,才能入手去解决问题。基层干部是处理老百姓矛盾纠纷的直接责任人,老百姓有矛盾需要调解的时候,要先客观地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准矛盾点。比如:刚刚参加驻村工作的小李第一次下村,就听到不少老百姓就抱怨村上干部不作为,那究竟是村干部怎么不作为呢?此时小李沉下心来了解具体情况,原来是村上的社道公路还是泥土路,下雨天几个社的老百姓出门都非常不方便,因为这件事老百姓对村干部很有意见。

从问而“转”——认真思考“为什么”。了解“是什么”是开展工作的第一步,还要学会去剖析事情的根源,刨根问底找出矛盾点。小李认真听取老百姓诉求之后,找到村干部了解情况,原来不是干部不作为,而是有苦也难言,每年政府都有道路规划,并不是所有的社道公路都在今年硬化内,村上的干部也积极地向党委、政府作了请示,说明了情况。镇党委、镇政府也表示会积极协调,统筹考虑。

由问而“和”——切实回答“怎么办”。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后,及时解决问题是化解矛盾的关键,干部一定不断创新思维,认真思考剖析问题,用实际行动解决问题。在了掌握情况后,小李阅读了大量文件,寻找政策支撑,一边积极向上级争取,力求“社道”能尽快硬化。另一边及时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党员代表大会等,给老百姓作解释、搞宣传。每天入户时也不忘解释政策,终于稳定了老百姓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老百姓的积怨。(营山县委组织部 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