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成都高新区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据悉,2019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5.6亿元,同比增长8.4%,成为四川省首家GDP破2000亿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发展势头延续,今年一季度,成都高新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增加值逆势同比增长6.1%。
此次会议,成都高新区明确六条发展原则,即善用宏观政策,加快推动产业功能区建设成型成势;抢抓疫情冲击带来的产业链重构契机,以产业生态圈理念加快推进强链补链,构筑产业核心竞争力;树立更加系统全面的经济增长观,从“工业主导”向“多极支撑”的稳增长工作格局转变;秉持“人城产”营城逻辑,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寻求增长新动力;突出科技创新核心作用,回归创新驱动发展轨道;坚持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今年,将以项目为主线推进工作落地落实,进一步聚焦产业功能区建设、产业创新提能、生活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有实物量的变化、有质量的增长、有感受的发展’,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重要指引,紧扣高质量发展总要求,努力夺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贡献更多高新力量。
2019年GDP达2285.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破200亿元
据了解,2019年,成都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5.6亿元,同比增长8.4%,占成都比重达13.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7.5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18亿元,同口径增长8.6%,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外贸进出口逆势保持18%以上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突破4000亿元大关,成都高新综保区连续21个月排名全国第一。
作为成都市产业发展主阵地,成都高新区以产业功能区为核心组织经济工作,全力构建产业生态圈和培育创新生态链。2019年,规上工业前20强企业实现产值3318.9亿元、增长13.9%;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40个,总投资1155亿元;利用外资实际到位29.6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692亿元,新增世界500强8家、中国500强12家。
“2019年,电子信息产业规上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3361.2亿元,同比增长11.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产业生态圈打造,成都高新西区吸引了富士康智能穿戴项目、华为未来技术创新中心、京东方触控一体化项目等高能级500强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形成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整机制造到软件服务的全产业链条,正加快助力实现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突破万亿的目标。
生物医药产业是最具创新活力的新兴产业。以天府国际生物城为载体带动,2019年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规模首次突破500亿元,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43亿元、占成都市34.9%,连续三年保持近20%增长率。成都高新区创新设立全国首家国际生物医药“保险超市”,连续两年位居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6位,世界500强吉利德、美国500强波士顿科学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在这里加速布局。
成都高新南区是成都新经济活力区的主要载体,正形成新经济发展动力源。过去一年,全区新增新经济企业1.6万余家,增速超25%;围绕5G与人工智能、网络视听与数字文创、大数据和网络安全三大主攻方向,引进项目151个,总投资超1000亿元。
成都高新区将创新驱动产业培育上升为“生命线”工程,正加快构建全生命周期企业梯度培育体系。2019年聚集学院派、蓉归派、海归派、创客派“四派”人才企业 1000 家以上,新增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超过1万家,累计培育瞪羚企业203家、独角兽企业6家、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1家。
西部首个涉外“自贸区政务服务大厅”首次实现2小时企业办照,艾尔建1亿产品通过空铁联运实现首单通关……2019年成都高新区全力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化“全区域、全时段、全产业、全维度”4A企业服务,在每经智库发布的《2019成都市营商环境报告》中,成都高新区位列所有区(市)县第一。
向好发展势头延续。今年初以来,成都高新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持续深入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活动,相继出台物资保障、科技攻关、金融支持等系列政策举措,一季度全区产业增加值实现逆势同比增长6.1%。
聚力科技创新 力争7年时间再造一个“产业高新”
此次工作会上,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多次强调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要聚焦提升高质量发展动能,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发挥支撑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围绕7年时间再造一个‘产业高新’(GDP较2018年翻番)的目标,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做优做强成都极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成都都市圈作出更大贡献。”
落实到今年工作,成都高新区将按照“人城产”理念,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新经济活力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等功能区建设。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高新区将加快建设未来科学城,以TOD开发模式、国际航空枢纽为核心驱动力,围绕建成国际一流应用性科学中心、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创新性大学聚集区目标,启动战略、产业、空间三大规划编制。加快现有基础设施建设,年内高质量完成福田TOD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加快国际教育园区首批项目启动,推动产投集团智造基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开工,年底前实现航空科创产业园、航空智能智造园道路路网骨干成型,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西部科学城为契机,加强区域创新协同和资源整合,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高新区集聚,同时加强国内外合作,建立惠及先进生产要素和新型创新要素的教育平台、科技平台、交流平台。
此外,成都高新区将大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IC设计总部基地和成电国际创新中心,新经济活力区新川创新科技园新川南组团智慧园一期、新川未来科技园、5G互联科创园、天府生命科技园三期、瞪羚谷产业社区,天府国际生物城生物产业孵化园及加速器、邻里中心等高品质科创空间载体建设,实现未来科学城39.2万平方米智创产业空间开工建设。
今年是成都市“创新提能年”,成都高新区还提出坚持开放创新“双轮同转”,以产业创新提能、优质资源集聚推动能级持续优化,力求有质量的增长。继续围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在企业服务上做深做实做细,以专业精准服务为抓手力促稳增长;以创新提能为抓手厚植高质量发展科创属性,将发展重点更多向科技创新聚焦,使之成为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量,包括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实施“四派人才”“产业教授”引育计划,重点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出台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推进校院企地协同创新;以产业招引为抓手放大开放实效,全年实现签约注册项目200个。
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今年新增学位12810个
最近,在成都高新南区,横跨锦江、造型独特,以“莫比乌斯环”为设计理念的五岔子大桥,成为被大众追捧的“网红桥”,晋升为成都最新城市地标,吸引无数市民、游人前去“打卡”。
五岔子大桥于今年1月通行,正是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的“代表作”。这座象征无限潜力与拥抱未来“莫比乌斯桥”的“走红”,不仅体现了市民对于美好生活体验空间的追求,也彰显了成都高新区不断提升的区域生活品质。
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工作会上,成都高新区明确推进高品质公园城市建设,推动一批在成都市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特色项目,塑造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新型城市形态。
今年,成都高新区将围绕“一轴两横三环”,实施剑南大道景观廊道项目及交子金融大街形象提升、锦城大道街道一体化改造项目,加快开放活力环绿道、铁像文旅环、新川之心绿道环建设。加快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启动中和老码头区域旧城改造。加快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拓展“特色公交”线路,推进“智慧停车”试点,建立公共停车数据共享平台。
公园城市是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回应。为更好回应辖区群众和企业的现实需求,今年,成都高新区将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新建铁像寺社区综合体等项目101个。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全年新开办中小学、幼儿园21所、新增学位12810个。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加快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高新医院建设。建设更多高新“IP”,将铁像寺水街、玉林西路等特色街区打造成“新旅游·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加大社保减免、培训补贴、“援企稳岗”等政策兑现,更大力度做好重大产业人力资源保障。
在政务服务方面,成都高新区将以更大力度简政放权、流程再造,全面梳理再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一般社会投资项目时限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深化企业开办“零成本”“六小时”“跑一次”高新品牌,实现企业开办“一表申请”“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实现24小时随时随地“网上办企”。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实现 95%以上的纳税事项全程网办。
此外,成都高新区今年将加快推进62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续建项目建设,启动6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新开工项目,加快人才公寓上市供应,启动172万平方米已达预售条件的人才公寓售卖,切实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的安居服务。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力求有感受的发展,让市民群众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更好的福利保障,让企业拥有更优的发展环境,将成都高新区塑造成最适宜居住、最具幸福感的区域。(温彩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