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坚定不移落实“两个率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1-16 09:54:29 编辑:陈姝悦
当热气腾腾的年猪宴端上桌,川西音乐林盘打破了一向的宁静,辛勤一年的都江堰人用一场接一场的欢庆,迎接新年的到来;不远处的成都融创文旅城飘起片片“雪花”,用不了多久,这里也将成为都江堰旅游的又一张名片;顺着玉垒阁遥望青山,光影交错间,绿色成为这个城市发展最鲜明的底色……生活在都江堰,处处藏着惊喜。
2020年是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是成都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的决胜之年。对都江堰市来说,同样也是坚定不移落实“两个率先”的关键之年,是为“十四五”发展打好基础的攻坚期。站在新起点,都江堰市怎么谋划未来蓝图?
12日—13日,都江堰市召开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会议明确——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两个率先”重大要求,科学谋划城市中长期发展战略,统筹抓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成都旅游消费中心、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三大建设任务,打好国资国企改革、债务风险化解、违建别墅拆除整治三大攻坚战,全面加强民生事业发展、干部队伍和党的建设,扎实推进撤市设区,通过上述11项重点工作集中发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产业高效能提振
构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
奋力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
既有亭台轩榭、清幽栈道,又有小桥流水、鱼翔浅底,绿荫茂林之间,院落若隐若现,青石白瓦间,独得一方悠然天地。
从城市辗转乡村,在大理经营了十多年的民宿的牟绪宽跟着“成都十大乡村周末旅游目的地”、“十大乡村网红打卡地”的网红标签,专程来到都江堰市柳街镇红雄社区川西音乐林盘寻找答案,振兴的乡村到底是什么样?
主屋是由猪圈改造而成,喝咖啡的桌子是用猪槽改造的,凳子是由打谷子的拌桶改造。“如今大部分人都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之间,乡村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让他们更多地融入自然,让心灵得到释放和放松。”走进位于都江堰市柳街镇的猪圈咖啡馆中,牟绪宽感慨这个网红林盘带给他的启发太多太多。
“当静态的林盘生态价值被激活,农商文旅体产业呈现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的动能才一点点被释放。”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个川西音乐林盘如今已经悄然升级为乡村旅游的3.0版本,不仅激发当地村民返乡投资千万元打造网红景点,更吸引音乐机构进驻、音乐人团队策划合作一些重大文旅项目投资。通过定期举办乡村民谣音乐会等主题旅游活动,推动传统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深度体验游转变,去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900万元。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释放乡村振兴动能。去年,都江堰市实施率先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建成成都市A级林盘景区8个,“七里社区”荣列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成功创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获评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并担任文旅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9.3%,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实现综合收入4.8亿元。
“抢抓都江堰市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重大发展机遇,今年,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还将越走越宽。”都江堰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将详细编制中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明确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三年中期发展战略,确定今明两年具体工作目标,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精准精细推进“两个率先”,优化城市总体布局,抓好重点领域规划,为后续发展提供规划支撑。
坚持提振功能区发展能级,全力厚植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经济基础。都江堰市将构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坚持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主要路径,建设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完善功能区各级规划,建立健全功能区专司产业、部门镇街协同配合的制度体系,抓好李冰文创旅游功能区、精华灌区起步区建设,推进青城山旅游装备功能区南区整体开发和北区二次开发;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位,加快形成“产业功能区+特色镇+川西林盘”产业架构。同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做大做强国企龙头,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坚决打赢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战。
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三大主力商圈
全力打造成都旅游消费中心
“都江堰的这个地方居然开始下雪啦!”“最快到5月30日就能体验夏日里的冰雪浪漫……”室外是萧索单调的寒冬,而一墙之隔的室内,片片雪花轻盈落下,盛装素裹的成都融创文旅城白雪皑皑,仿佛置身童话般的冰雪世界。
新年第一天,位于都江堰市的成都融创文旅城内25台造雪机正式投入运行,正式进入造雪阶段。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飘扬,将室温带到了零下6℃以下,却点燃了成都人的冰雪激情。一时间,建筑面积约8.08万平方米,比9个标准足球场还大,是迪拜滑雪场的两倍有余,世界最大室内滑雪场之一的融创雪世界,成为当之无愧的“话题王”,刷爆了成都人的朋友圈。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更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新年伊始,成都市便吹响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冲锋号,将全力打造全球向往的品尚创新中心、品质服务中心、品味生活中心,加快建成体现天府文化特色和国际时尚魅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构建呈现别样“锦”彩,“蓉”入美好生活。为了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都江堰市深入挖掘天府文化特色和国际时尚魅力,不断丰富完善消费场景脉络,正加快建设“青城山景区+奥特莱斯购物公园”“融创文旅城+熊猫之都”“灌县古城+旅游特色街区”三大主力商圈,构建符合城市功能需求的产品创新体系和消费拓展体系,将全力打造成都旅游消费中心。
“消费刺激经济的关键在于,精心打造一批消费场景。”在都江堰市城市管理和服务者看来,塑造一批层次丰富、主客共享的消费场景成为全力打造成都旅游消费中心的重要抓手。为此,都江堰市将制定出台《都江堰市建设成都旅游消费中心行动计划》,完善城市级、区域级、社区级消费布局,加快融创文旅城商业植入,推出一批“公园+”“景区+”“林盘+”“体育+”“文创+”消费场景,培育一批粘滞性强、触发性强的消费业态。
构建品牌引领,商旅融合的消费平台。都江堰市坚持旅游发展与商圈建设并重,丰富“天府青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业态,深化都江堰精华灌区景区化打造,开展龙池—蒲阳山地旅游走廊建设,推动景区流量向消费流量转化,提升景区价值产出收益比。同时,加快“夜游都江堰”打造,开通夜游公交专线,试点景区夜间开放,建立健全发展“月光经济”的产品体系、政策体系和保障措施。
去年,都江堰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圆满完成全年目标。如何提质增效,进一步将这个数字做大?
“强有力政策配套必不可少。”瞄准健全便捷友好、保障有力的政策体系,都江堰市将推进消费领域供给侧改革,完善支持消费企业打造品牌、更新业态的激励政策。加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健全消费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立消费领域信用记录、商业街区负面清单制度。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争取成都市入境游配套政策试点。
生态高品质涵养
让绿色成为发展的鲜明底色
全力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点点白雪如糖霜般洒落在山巅,披着朝阳灿烂的霞光,圣洁的雪山巍然耸立云端。“追峰人” 向力民至今也忘不了,去年国庆前夕,在都江堰市区,清晨刚出门,当334公里外、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出现在眼前时,他震撼得不知所措。在白雪皑皑的群峰陪衬下,不远处的都江堰玉垒阁也显得格外靓丽。他当即抓起相机,捕捉雪山的倩影。贡嘎山、大雪塘、四姑娘山、九顶山等10余座雪山一一呈现,成为朋友圈的爆品,“成都雪山”成为那段日子的网络热搜词。
公园城市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彰显成都城市特质,提高城市品质,形成聚人引人的环境,提升对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打造城市持久竞争力,为全国全省高质量发展构筑新动力源。
以公园城市建设构筑战略竞争优势是成都城市发展的新路径,而率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则是成都市赋予都江堰的光荣使命。积极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过去的一年间,都江堰市积极构建“城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街头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开展中国首个大熊猫主题公园规划设计全球招标,推进公园城市示范点位建设,新增各类绿地70公顷,空气优良天数同比增加58天。启动都江堰、青城山两个快铁枢纽站TOD开发,都江堰-四姑娘山观光轨道交通完成招商,M-TR旅游客运专线完成土建施工,建成三级绿道96公里。
瞄准“两个率先”奋斗目标,今年,都江堰市还将继续在“西控”区域率先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深化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的实践与探索,全力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都江堰市将完成公园城市专项规划,强化城市中轴线、天际线、水岸线“三线”设计和细节把控,形成“显山亮水、透风见绿、簇群错落”的城市风格。展现田园秀美、绿道交织的大美形态。实施“四美三宜两园”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绿道串联成网,构建城市慢行系统,深化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涵养古今辉映、兼容并蓄的古堰文韵。保护好川西林盘、古建民居、传统民俗、文化遗产,加快高科技水利博物馆、李冰博物馆建设,推动“山、水、道、熊猫”等文化新场景打造。
“精准精细、共建共享”是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都江堰市将坚持提振功能区发展能级,全力厚植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经济基础;激活发展要素,持续完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制度保障;均衡配置资源,全面强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功能支撑;完善共建共治体系,不断优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社会环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提升巩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组织保障。力争到2021年,初步形成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相配套的治理体系,发展动能不断积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两个率先”初见成效,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的引领示范带动效应充分释放。(温彩苓)
2020年是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是成都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的决胜之年。对都江堰市来说,同样也是坚定不移落实“两个率先”的关键之年,是为“十四五”发展打好基础的攻坚期。站在新起点,都江堰市怎么谋划未来蓝图?
12日—13日,都江堰市召开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会议明确——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两个率先”重大要求,科学谋划城市中长期发展战略,统筹抓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成都旅游消费中心、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三大建设任务,打好国资国企改革、债务风险化解、违建别墅拆除整治三大攻坚战,全面加强民生事业发展、干部队伍和党的建设,扎实推进撤市设区,通过上述11项重点工作集中发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产业高效能提振
构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
奋力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
既有亭台轩榭、清幽栈道,又有小桥流水、鱼翔浅底,绿荫茂林之间,院落若隐若现,青石白瓦间,独得一方悠然天地。
从城市辗转乡村,在大理经营了十多年的民宿的牟绪宽跟着“成都十大乡村周末旅游目的地”、“十大乡村网红打卡地”的网红标签,专程来到都江堰市柳街镇红雄社区川西音乐林盘寻找答案,振兴的乡村到底是什么样?
主屋是由猪圈改造而成,喝咖啡的桌子是用猪槽改造的,凳子是由打谷子的拌桶改造。“如今大部分人都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之间,乡村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让他们更多地融入自然,让心灵得到释放和放松。”走进位于都江堰市柳街镇的猪圈咖啡馆中,牟绪宽感慨这个网红林盘带给他的启发太多太多。
“当静态的林盘生态价值被激活,农商文旅体产业呈现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的动能才一点点被释放。”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个川西音乐林盘如今已经悄然升级为乡村旅游的3.0版本,不仅激发当地村民返乡投资千万元打造网红景点,更吸引音乐机构进驻、音乐人团队策划合作一些重大文旅项目投资。通过定期举办乡村民谣音乐会等主题旅游活动,推动传统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深度体验游转变,去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900万元。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释放乡村振兴动能。去年,都江堰市实施率先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建成成都市A级林盘景区8个,“七里社区”荣列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成功创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获评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并担任文旅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9.3%,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实现综合收入4.8亿元。
“抢抓都江堰市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重大发展机遇,今年,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还将越走越宽。”都江堰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将详细编制中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明确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三年中期发展战略,确定今明两年具体工作目标,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精准精细推进“两个率先”,优化城市总体布局,抓好重点领域规划,为后续发展提供规划支撑。
坚持提振功能区发展能级,全力厚植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经济基础。都江堰市将构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坚持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主要路径,建设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完善功能区各级规划,建立健全功能区专司产业、部门镇街协同配合的制度体系,抓好李冰文创旅游功能区、精华灌区起步区建设,推进青城山旅游装备功能区南区整体开发和北区二次开发;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位,加快形成“产业功能区+特色镇+川西林盘”产业架构。同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做大做强国企龙头,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坚决打赢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战。
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三大主力商圈
全力打造成都旅游消费中心
“都江堰的这个地方居然开始下雪啦!”“最快到5月30日就能体验夏日里的冰雪浪漫……”室外是萧索单调的寒冬,而一墙之隔的室内,片片雪花轻盈落下,盛装素裹的成都融创文旅城白雪皑皑,仿佛置身童话般的冰雪世界。
新年第一天,位于都江堰市的成都融创文旅城内25台造雪机正式投入运行,正式进入造雪阶段。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飘扬,将室温带到了零下6℃以下,却点燃了成都人的冰雪激情。一时间,建筑面积约8.08万平方米,比9个标准足球场还大,是迪拜滑雪场的两倍有余,世界最大室内滑雪场之一的融创雪世界,成为当之无愧的“话题王”,刷爆了成都人的朋友圈。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更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新年伊始,成都市便吹响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冲锋号,将全力打造全球向往的品尚创新中心、品质服务中心、品味生活中心,加快建成体现天府文化特色和国际时尚魅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构建呈现别样“锦”彩,“蓉”入美好生活。为了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都江堰市深入挖掘天府文化特色和国际时尚魅力,不断丰富完善消费场景脉络,正加快建设“青城山景区+奥特莱斯购物公园”“融创文旅城+熊猫之都”“灌县古城+旅游特色街区”三大主力商圈,构建符合城市功能需求的产品创新体系和消费拓展体系,将全力打造成都旅游消费中心。
“消费刺激经济的关键在于,精心打造一批消费场景。”在都江堰市城市管理和服务者看来,塑造一批层次丰富、主客共享的消费场景成为全力打造成都旅游消费中心的重要抓手。为此,都江堰市将制定出台《都江堰市建设成都旅游消费中心行动计划》,完善城市级、区域级、社区级消费布局,加快融创文旅城商业植入,推出一批“公园+”“景区+”“林盘+”“体育+”“文创+”消费场景,培育一批粘滞性强、触发性强的消费业态。
构建品牌引领,商旅融合的消费平台。都江堰市坚持旅游发展与商圈建设并重,丰富“天府青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业态,深化都江堰精华灌区景区化打造,开展龙池—蒲阳山地旅游走廊建设,推动景区流量向消费流量转化,提升景区价值产出收益比。同时,加快“夜游都江堰”打造,开通夜游公交专线,试点景区夜间开放,建立健全发展“月光经济”的产品体系、政策体系和保障措施。
去年,都江堰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圆满完成全年目标。如何提质增效,进一步将这个数字做大?
“强有力政策配套必不可少。”瞄准健全便捷友好、保障有力的政策体系,都江堰市将推进消费领域供给侧改革,完善支持消费企业打造品牌、更新业态的激励政策。加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健全消费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立消费领域信用记录、商业街区负面清单制度。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争取成都市入境游配套政策试点。
生态高品质涵养
让绿色成为发展的鲜明底色
全力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点点白雪如糖霜般洒落在山巅,披着朝阳灿烂的霞光,圣洁的雪山巍然耸立云端。“追峰人” 向力民至今也忘不了,去年国庆前夕,在都江堰市区,清晨刚出门,当334公里外、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出现在眼前时,他震撼得不知所措。在白雪皑皑的群峰陪衬下,不远处的都江堰玉垒阁也显得格外靓丽。他当即抓起相机,捕捉雪山的倩影。贡嘎山、大雪塘、四姑娘山、九顶山等10余座雪山一一呈现,成为朋友圈的爆品,“成都雪山”成为那段日子的网络热搜词。
公园城市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彰显成都城市特质,提高城市品质,形成聚人引人的环境,提升对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打造城市持久竞争力,为全国全省高质量发展构筑新动力源。
以公园城市建设构筑战略竞争优势是成都城市发展的新路径,而率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则是成都市赋予都江堰的光荣使命。积极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过去的一年间,都江堰市积极构建“城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街头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开展中国首个大熊猫主题公园规划设计全球招标,推进公园城市示范点位建设,新增各类绿地70公顷,空气优良天数同比增加58天。启动都江堰、青城山两个快铁枢纽站TOD开发,都江堰-四姑娘山观光轨道交通完成招商,M-TR旅游客运专线完成土建施工,建成三级绿道96公里。
瞄准“两个率先”奋斗目标,今年,都江堰市还将继续在“西控”区域率先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深化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的实践与探索,全力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都江堰市将完成公园城市专项规划,强化城市中轴线、天际线、水岸线“三线”设计和细节把控,形成“显山亮水、透风见绿、簇群错落”的城市风格。展现田园秀美、绿道交织的大美形态。实施“四美三宜两园”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绿道串联成网,构建城市慢行系统,深化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涵养古今辉映、兼容并蓄的古堰文韵。保护好川西林盘、古建民居、传统民俗、文化遗产,加快高科技水利博物馆、李冰博物馆建设,推动“山、水、道、熊猫”等文化新场景打造。
“精准精细、共建共享”是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都江堰市将坚持提振功能区发展能级,全力厚植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经济基础;激活发展要素,持续完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制度保障;均衡配置资源,全面强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功能支撑;完善共建共治体系,不断优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社会环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提升巩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组织保障。力争到2021年,初步形成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相配套的治理体系,发展动能不断积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两个率先”初见成效,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的引领示范带动效应充分释放。(温彩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