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人民法院(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与四川省成都市律政公证处合作,率先在全省建立终本案件管理中心、资产处置中心、执行综合事务协作中心“三大中心”,构建终本案件单独管理、财产处置集约办理、综合事务深度协作“三项机制”,积极探索公证参与执行新路径。
创新终本案件单独管理机制,完善公正、可预期的权利保障体系。法院与公证联合成立终本案件管理中心,着力破解当前终本(即“终结本次执行”)案件存在的认定难、管理难、退出难问题。一是建立终本案件调查“双向核查”制度。对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法院拟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让案件暂时退出执行程序前,由管理中心人员到案件被执行人住所地、经营场所等开展调查,约谈申请执行人,出具《终本调查报告》,作为终本案件认定的重要参考依据。截至目前,终本案件管理中心共处理终本案件191件,出具终本调查报告165件,当事人同意终本145件,占比75.9%,终本案件处置合格率达100%。二是建立终本案件“主动恢复”机制。设立终本案件电子档案,由专人负责定期通过“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对终本案件进行集中查询、当事人回访,向执行指挥中心反馈查询结果并同步记录。执行保全团队负责财产线索核查,确有财产的,及时启动恢复执行工作。目前,已完成首批235件终本案件的建档工作,回访当事人69人次。三是建立终本案件“退出评估”机制。制定终本案件联合评估办法,成立联合评估小组,综合财产定期查询及结果反馈、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社会公众举报等情况,评估终本案件是否具备退出执行程序的条件,并出具评估报告,确保终本案件规范退出。
创新财产处置集约办理机制,打造公开、透明的执行评估拍卖服务体系。在法院资产处置中心派驻6名公证人员,全面参与被执行人财产处置。一是实现财产处置“一体化”。资产处置中心全面介入执行财产调查、财产评估等环节,梳理10大环节梗阻,填补5项执行资产处置的流程漏洞,缩短处置周期。今年1-8月,办结执行案件1806件,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达到100%,执行到位5677.27万元。二是实现财产竞买服务“全覆盖”。资产处置中心公证人员为参与财产竞买的公众提供财产权属调查、占有情况调查、出具拍卖财产《尽职调查报告》、开展税收测算、协助申请贷款等辅助服务。据统计,通过公证处置财产的办理周期较传统处置模式平均缩短了10.6天,成交率达到100%,溢价率达到113%。三是实现财产处置“全透明”。财产处置中心引入公证力量参与和监督财产处置,制定公证见证监督办法以及举报、投诉、异议处理及结果反馈、公示等规定,实行公证行为、执行行为数据自动收集、分析,异常行为自动报告、预警制度,实现财产处置全程留痕、全域监控。截至目前,完成财产处置8次,针对财产处置提出异议或执行监督0次,涉执信访率为0。
创新综合事务深度协作机制,构建规范、高效的执行办案体系。联合成立执行综合事务协作中心,优化公证辅助、协助执行工作流程。一是建立“公证+”送达工作机制。送达+申请执行人权利告知,引导当事人积极采取保全等措施,降低执行风险;送达+督促履行,告知被执行人逃避执行、拒不执行的法律后果,督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送达+调查,工作人员同步开展被执行人情况调查,帮助执行法官预判案件执行难度,精准采取执行措施。截止目前,公证送达文书1657件,督促履行939件,调查取证236件。二是建立“公证+”执行和解机制。建立公证人员推动、参与执行和解机制,由公证人员组织当事人和解,并为当事人提供财产调查、以物低债协议公证等服务,确保和解协议得以履行。截至目前,公证组织执行和解47次,推动结案38件。三是建立“公证+”失信惩戒机制。由公证人员前端介入破解证据固定难题,在前期工作以及见证执行过程中,收集固定当事人拒收文书、虚假申报财产等证据。承办法官根据证据情况,依法采取惩戒制裁措施,构成拒执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当事人也可向执行综合事务协作中心申请调阅证据,通过自诉等方式追究被执行人相关责任。截至目前,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512人次,督促49人主动履行284.8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