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川:让历史文脉传承 让传统村落活化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19-10-12 16:10:10 编辑:刘映红 点击:
  传统村落承载着民族的记忆,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四川青川县原生态传统村落资源丰富,古建筑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经过多年来的保护、挖掘、申报,到目前为止,青川现有9个传统村落、1个古村落。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4个:观音店乡两河村和河坝村、大院乡竹坝村、茶坝乡双河村,省级传统村落3个:白家乡松盖村、蒿溪乡青光村、姚渡镇阳山村。
 
  近年来,该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实现古村“复活”,助力青川全域旅游发展。同时,深入挖掘传统民居资源,打造乡村精品民宿,留住美丽乡愁、带活村落经济,让人们来青川追寻乡愁记忆、享受休闲慢生活,使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保护古村落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多轮驱动解决资金难题
 
  青川县茶坝乡双河村韩家大院,全木穿斗结构,小青瓦悬山带转角屋面。从修建至今,大院的平面布局和建筑外观基本保持了民国末年的风貌,体现了偏远山区独具一格的建筑风貌。该座村落正在一砖一瓦、一椽一木的复原中,让村庄的历史满血“复活”。
 
  保护、修复传统古村落需要大量资金。近年来,住建部门根据自身业务职能,在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工作中,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努力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补助资金。目前,全县已有1个村获得300万元中央资金支持。
 
  加大各级财政对古镇古村落保护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设立古镇古村落保护专项资金,统筹整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物保护、农村危房改造等现有政策和资金支持最美古村落创建工作。
 
  鼓励社会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多渠道筹措资金。传统建筑亟需抢救性修复与保护,仅靠国家资金远不能解决,需要鼓励各地发动社会企业、民间资本共同参与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修复中来。
 
  活化传统村落与新时代对接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村落要延续和发展,必然要与新时代社会对接,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其文化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
 
  近年来,青川县在传统古村落保护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在保护与修复、保护与利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并积累了较好的经验做法。如:利用传统村落地理优势及生态环境,引进“高山玫瑰项目”,发展高山玫瑰种植300亩,打造玫瑰花观光体验游览路线;打造“茶颜观色,轮动风光”自驾旅游线路—“观茶路”,沿途有玻璃观景平台、山路十八弯、平溪露营地、云海观赏等景点,是青川赏花、赏红叶、露营游玩最佳去处。
 
  青山环绕,绿树掩映,风景怡人,古老的村庄里浸染着时光与岁月的痕迹,承载着不少人的记忆与乡愁……这里便是观音店乡两河村传统村落,是青川县第一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今年暑期,来此游玩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该县通过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和活化,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政府主导专家参与社会协作  凝聚合力提升乡村品位
 
  在传统古村落保护过程中,因个别规划操作性不强,一些拆迁和建设行为没有经过专家论证,致使部分老建筑原有风貌和传统文化韵味遭受损坏。同时因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加之传统建筑修复难度大,容易走样,出现一些建设性的破坏。
 
  为解决这些难题,青川县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鼓励社会多方参与,以县、乡镇、村庄为责任主体,引导各地公共财政加大对古建筑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广泛发动社会各方力量投资投劳。同时加大资金政策的整合,促进各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加大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政策扶持与叠加,推进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有序开展。
 
  近年来,青川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实施农村改厕改水、垃圾治理等工作,以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为出发点,指导各地积极推进村庄道路、水、电、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让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基础设施配套更为完善。
 
  古镇古村落是凝固的乡村历史和文化,是乡村文脉延续的关键载体,是不可复制、无法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下一步,青川县将按照以利用促保护的思路,鼓励利用乡村传统建筑发展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传统手工艺等特色产业,增强传统村落持久活力。(郭兰 刘保刚 刘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