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都江堰市安龙镇“小微盆景进景区”活动启动。活动上,包括海棠、金弹子、六月雪等品种的40余盆精品小微盆景在都江堰景区集中展示,盆景样式种类丰富、风格独特,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观赏。
据悉,此次活动还有包括来自成都市风景园林协会、安龙盆景艺术协会等盆景大师们在现场教学小微盆景的制作,这里既是盆景师们技艺切磋、交流、教学的平台,也是川派盆景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集市窗口。
都江堰安龙镇是闻名川西的花木之乡、川派盆景的发源地,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派盆景传承基地,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四川省盆景之乡等美名。
传统盆景往往“大、精、贵”,它的受众面小,销售面窄,为了让盆景“放下身段、接地气”,实现盆景产业从小众化向大众化发展,让盆景艺术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安龙镇不断借鉴经验,加强技术革新和引领,在继续做好传统高精艺术盆景的同时,尝试开展“安龙造”小微盆景的研发和种植。
小微盆景的发展具有潜在且宽阔的销售市场,因此,安龙镇也提出了坚持走“专业化、精品化+大众化、多元化”的盆景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据统计,2019年至今安龙镇小微盆景累计销售量达15000余盆,销售总额500余万元。
安龙镇自古有崇尚园艺之风气,是中国盆景艺术第一镇。追溯川派盆景的起源,现可考史料详细记载,在清乾隆年间,安龙镇就建有付家土城、龚家花园等园艺场。家家户户种盆景的现象已经持续数百年之久,从明清到近现代传承有序,镇内现保留一对约400多年前用传统蟠扎工艺造型的“汉文拐”银杏古弯,约200余年的“滚龙抱柱”紫薇古弯等。而如今漫步安龙,盆景更是无处不在。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各类精品盆景园,小路尽头的乡村民居,无处不在的盆景俨然成为了安龙人的生活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安龙盆景产业形成了“3个70%”的发展态势,即70%的土地用于花木盆景种植、70%的老百姓在从事花木盆景种植、老百姓70%的收入也来源于花木盆景种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安龙镇尽是一片怡然自得。
不仅如此,安龙镇也逐步发展成为“川派盆景养护中心”。据统计安龙镇盆从事景修复、养护技术人员就达3000余人,他们凭借着精湛、熟练的技术,受到云南、贵州、湖北、湖南、重庆等地区盆景园主的聘请,成功打响“安龙盆景养护”金字招牌。
2019年,安龙镇积极对接杜甫草堂、百花潭公园、武侯祠等川内各大公园、艺术博物馆,以参展、送展等方式创新举办安龙盆景艺术节等活动。与此同时加强与世界知名公司驻成都机构、高端宾馆及商场等对接,以租赁方式强化对外展销。此次安龙小微盆景成功入驻都江堰景区,标志着安龙川派盆景又向“走出去”迈了一大步,(温彩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