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焦点 > 正文 more>>

2017首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开幕 开幕式呈现“天府诗韵”

时间:2017-09-14 09:11:16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张林

开幕式以“天府诗韵”为主题,充分融入了中国特色和成都元素。

  金秋之季,诗歌雅韵令人醉。2017年是中国新诗百年诞辰,诗歌之城成都,也正迎来由多场交流活动组成的盛大诗歌节日——2017首届成都国际诗歌周。9月13日晚,诗歌周在成都电视台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

  开幕式以“天府诗韵”为主题,以诗歌朗诵、舞蹈、音乐交融的方式,让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以色列、意大利、罗马尼亚、南非、法国、日本、韩国等近30个国家共30多位世界级诗人,来自北京、兰州、武汉、杭州、重庆、昆明、呼和浩特等国内多个城市,以及成都本土在内的近百位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诗歌翻译家,感受到成都作为诗歌之城的独特魅力。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摄影陈羽啸

吉狄马加在开幕式上精彩致辞。

  9月13日晚,在2017首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开幕式上,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本届诗歌周组委会主任、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在开幕式上作了精彩的致辞演讲。他首先代表中国作协,代表2017成都国际诗歌周组委会,对在这个诗意的季节应邀参会的、来自全世界的诗人表示欢迎,开宗明义点明本届诗歌周举行的“一带一路”战略高度的时代背景,然后用诗一样的语言,系统梳理了成都诗歌传统的历史与现实,盛赞成都的诗意传承之厚。他也对本届诗歌周寄予自己的希望,“希望诗人们能通过此次交流活动,获得在诗歌写作与现实生活、城市发展的关系上的灵感和启发。我也相信,本届诗歌周的举办,将成为成都这一诗歌之城的又一文化亮点。”

  吉狄马加以个人经历感受为例,表达他对成都文化深厚的深刻认知,“我到过世界上很多国家很多城市,见过不计其数的魅力之城。如果问我最有文化气息是哪座城市,我的回答是法国的巴黎和中国的成都。我在这里说的成都,既是现实世界中的成都,同时也是幻想世界中的成都。尤其是当我们把一座城市与诗歌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座城市便在瞬间成为一种精神和感性的集合体,也可以说,正是我们从诗歌的维度去关照成都时,这座古老的城市便像梦一样浮动起来。”在吉狄马加看来,“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成都一直是一个在诗的繁荣史上从未有过长时间衰竭的城市,当然,我说的这种衰竭是从更大的时间段落来进行比较的。”

诗歌演绎吉狄马加诗作《自画像》。

  吉狄马加提到,“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出生于蜀地的文化巨人,他们大都是走出了夔门才被世人所知晓,但不能不说这方土地的确是人杰地灵。唐代的李白,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到了近现代,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川籍作家、诗人和画家就有郭沫若、巴金、李劼人、张大千、沙汀、艾芜等等,如果要排下去,这个名单还会很长……不用再去回顾历史,就发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中国现代诗歌运动来讲,蜀地诗群就是唯一能与北京现代诗群难分伯仲的诗人群体。当然,这一影响深远的现代诗歌运动,其中心就在成都,对外面的人而言,这一切就如同一个诗歌所铸造的神话。当时诗人数量之多,出现的诗歌流派更是让人目不暇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在中国诗坛最活跃、最具有影响力的诗人中,起码有数十位就是从蜀地走出来的。从他们的一些回忆文章以及中国现代诗歌运动研究专家的论述中,我们都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诗人几乎都在成都居住生活过。事实上,这一切都变成了一种现实,就是成都毫无争议地被公认为中国现代诗歌运动最重要的两个城市之一,成都又一次穿越了历史,成为中国诗歌史上始终保持了诗歌地标的重镇。”

  在演讲的最后,吉狄马加深情地说:“这一切都是偶然的吗?我的回答,当然不是。如果说一个人的身上会携带某种独特气质的传承,一个族群的集体意识中有无法被抹去的符号记忆,那么一座城市,一座古老的城市难道就没有一种隐秘的精神文化密码被传递到今天?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否则我们就不会也不可能去解析一个并非谜一般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从古代到今天,成都这座光辉的城池与中国诗人结下的不解之缘是如此深厚。尤其是本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举办,再一次证明了我对这座光辉的诗的城市的认识和判断是正确的。我相信,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诗人们,最终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朋友们,在我们的眼前,你所看见的这座诗歌与光明涌现的城池——就是成都。”


图片新闻
一周图集精选 | 图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