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北顺城街老街坊23年后相聚:样子都变了嘛

来源:成都商报 时间:2017-08-28 09:04:37编辑:张林


2017年8月27日,70年代在望江公园合影的5人,如今四人一起摆姿势怀旧。从左至右为刘发惠、袁素珍、雷根蓉、何秀芬


2017年8月27日,70年代在望江公园合影的6人,如今只剩两人。左:杨全贵;右:黄继铨

  / 邻里情 /

  记得那些年的不易 更记得互帮互助的邻居

  而在那个玩泥巴都能玩出乐子的年代,老北顺城街的欢乐往事背后,也藏着那个艰难岁月的生活不易。

  “那时的生活不容易”这句话被老街坊们反复说起。78岁的秦孃孃是街坊里的老辈子,她告诉记者,那时一层楼的小平房大多是瓦房,还有一些草房。“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屋里摆的全是接水的盆、桶。”为了防潮,床腿下边还要垫厚厚一摞砖头和木块。

  刘发惠记忆最深的一次,是1981年发洪水。“水把住在下面点的院子都淹了,我们住上面的就拿起盆帮忙去舀水。”拿起水瓢水盆往雷根蓉家里赶,却看到雷根蓉家的女儿坐在盆里在水上划拉,一些小孩还拿着盆往屋里倒水“帮倒忙”。哭笑不得的刘发惠只能不断喊着:“往外舀!往外舀!。”

  洪水退了,没有接自来水管入户的各家还得照常去拿挑子走到街头去担水。王三哥告诉记者,老街两头分别有一个水桩、一个水井,所有的街坊邻居和其他街道的一些住户都指着这两处水源生活。两分钱三桶,全部凭票供应。“队伍排得很长,却没有一个插队的。要么就去得特别早,要么就晚点去,总之要错开‘高峰期’。”“结果现在生活好了,住进楼房了,再也找不到这么互帮互助的邻居了。”满头白发的秦孃孃嘟囔道。

  / 合个影 /

  当年的姿势 40多年后的合照

  回忆了一晌,杨全贵翻出一沓泛黄的老照片。他指着其中一张,6个面庞青涩的小伙子站在望江公园里的假山上,“这些就是我的兄弟些,站得最高的是我,第一排最中间的铨娃儿今天也来了。其他的,都不在了。”这是70年代,他们刚下乡回城后的一次外出游玩,都是20出头的青春少年。

  离午饭时间还早,60多岁的“铨娃”已经来了。杨全贵拽着他到了荷塘边,执拗地要比着当年的姿势再照一张。到处找不到假山,他就站在荷塘边的台阶上,安排“铨娃”站在最底下一阶,叉着腰跨着腿,自己则在最上面那级台阶侧身站着。就这样,2个人,在40多年后,用当年的姿势完成了6个人的重聚。

  昨晚8点,100多名老街坊在唠了一天嗑后,又向成都的东西南北驶去,回到了高矮不一的楼房里。但和之前不一样的是,老街坊们知道了自家附近住着哪些老街坊。于是,消寂了一天的北顺城街老街坊微信群又开始热闹起来,“小静小静,哪天把海鲜做好到你家里来哈!”……

  成都商报记者 尹沁彤

  实习生 高彦雄 摄影记者 刘海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