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 王 群 > 正文 more>>

王 群

时间:2018-01-15 16:03:59 编辑:张林

绽放在社区矫正战线的“铿锵玫瑰”——王群
 
  王群,女,汉族,生于1985年7月,现年 32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科员,现任乐山市沙湾区司法局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大队长。自2009年11月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王群一直从事该项工作,8年来,她怀着对社区矫正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深厚感情,立足本职,燃烧青春,数年如一日,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社区矫正工作者为特殊人群服务的赞歌。
 


会同司法所走访社区服刑人员
 
  社区矫正的“坚守者”

  常言首,改变一个人难,改变一个走上歧途的人更难,在“高墙”外改变一个走上歧途的人难上加难。社区矫正就是这种难上加难的工作。

  平时,王群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监管、走访、帮扶、惩处调查取证等一系列工作,都必须深入基层了解实情、详情。因工作特殊性,周末、节假日和晚上加班便成王群的家常便饭。王群这种对工作的执著追求,让家人和亲朋、同事难以理解。家人时常抱怨说,“你一个女娃儿,那么拼命地干为啥,结婚生子才是你的本份”。

  王群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母亲40多岁才生下她,父亲在她读初中时因病去世。20多年来,王群和母亲相依为命。对年迈70多岁的母亲来说,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王群能早日结婚生子。可由于工作太忙,王群至今未满足母亲的心愿。成家之事一拖再拖,恋爱数年的男友也不理解,特别是男友的父母。

  顶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王群只得默默地承受着。原本定于2015年1月举行的婚礼,因临时工作脱不开身,只得延期。历经多次工作上的突发情况,婚礼一拖再拖,直至2015年5月才得以举行。婚后,家人和亲朋好友多次劝王群要以家庭为重,早点要孩子。每当此时,已有“社区矫正情结”的王群,总是以工作为先为重。

  今年8月,王群怀孕了,高兴之余,她又多了几分担忧。因有较重的出血状况,医生要求王群卧床休息,并需每日注射保胎针。面对这种状况,王群总是第一时间将手头的事情办完,妥善移交后,才请假回家。在家保胎,王群仍放不下工作,时常通过电话、微信等多方式开展工作。当身体状况有所好转后,王群不顾家人的责怪和反对,又毅然返回到了工作岗位。

  2016年3月,丈夫因痔疮手术住院,期间,王群因工作繁忙无法到医院,只得由年迈的公婆代为照料。未能尽到做妻子的本分,王群满是愧疚。

  多年来,为了执著的社区矫正事业,王群对家人的亏欠太多太多,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王群对此无怨无悔。
 


走访困难社区服刑人员人员
 
  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别看王群是一名社区矫正女兵,刚柔相济的她,始终保持严格执法的高压态势,用铁的手腕、铁的决心做到有违必惩、惩处到位、绝不姑息。

  2013年7月,社区服刑人员彭某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区司法局两次警告,仍不改正。按照规定,应当向原判法院提出收监执行建议。期间,面对社会的多方求情、彭某亲属的恶语相向和威胁恐吓,王群始终没有退缩。她顶住各种压力,依法依规提出收监建议。法院决定收监后,区司法局无警力承担收监执行任务等系列难题又摆在面前,加之当时恰逢周末,王群不分昼夜奋战一线,坚守72小时,最终在司法、法院、公安、监狱的配合下,顺利将彭某收狱,执行剩余的5年刑期。

  看着彭某走进监狱的瞬间,王群顿时感慨万千,想着彭某家庭破碎,不然潸然泪下。但法不容情,违法必究,打击犯罪、严格执法,是对执法工作者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8年来,累计给予违规社区服刑人员警告21人次,提请收监执行5人。
 


会同法院回访缓刑社区服刑人员
 
  社区服刑人员的“依靠者”

  “我们需要王队长!”这是听到全区服刑人员说得最多、言辞最为恳切的一句话。

  2015年5月,一名暂予监外执行社区服刑人员熊某,拄着双拐,急匆匆来到区司法局找王群。但王群因办理婚事请假,不在单位。单位其他人员主动要求为熊某服务,可熊某说什么也不同意。最后,熊某同意通过电话联系王群。

  “王队长,我有急事需要你帮忙。今天早上,我肚子痛得厉害,去医院检查,查出患了突发急性阑尾炎,急需手术治疗,可我没有钱,入不了院……”

  接到电话,王群立马放下正在筹备的婚礼,来不及告知家人,庚即赶往区卫计局,协调将熊某送往医院治疗。第二天,待婚礼结束,王群顾不上休息,辗转区民政局、区卫计局和熊某所在的党委政府,为熊某协调解决了10000多元的住院费。

  事后不久,熊某又来找到王群,反映家中住房年久失修,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王群深入实地了解后,多方为熊某筹资金10000多元,又协调乡镇和村组投工投劳,最终将熊某的房屋修缮一新。

  熊某一家人的生活来源过去主要靠妻子外出务工,但随着女儿逐渐长大,家庭收入入不敷出,妻子无法忍受贫困,抛下熊某和女儿离家出走。熊某一家的生活问题又摆在王群面前,经多方协调,王群最终为熊某和女儿办理了低保,使得父女俩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今年2月,熊某来电报告说女儿5岁了,但因无户籍,家中又无钱,无法入学,请求协调解决。王群立即找区教科局、区实验幼儿园等单位协调,不仅为熊某的女儿圆了入学梦,区教科局还全额减免了熊某女儿幼儿教育阶段的所有费用。

  有感于王群的热心帮助,今年3月,熊某拄着双拐,专程到区司法局,送上一面绣有“情牵浪子人生路、司法关怀润吾心”的锦旗,作为对王群的褒奖。像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8年来,王群共为57名社区服刑人员解决生产、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指导司法所工作人员跟班学习
 
  社会稳定的“维护者”

  在日常监管中,王群始终坚持宽严相济的执法原则,注重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和矛盾纠纷化解,促进了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

  2014年12月的一天,王群收到某乡镇司法所电话报告:“社区服刑人员祝某把幼儿园大门锁了,扬言要放火烧幼儿园,思想极不稳定”。接到电话,王群二话不说,立即往现场赶。路上,她通过电话及时向局领导作了汇报,迅速制定出区、乡两级维稳的预案。在现场,王群通过3个多小时耐心细致的劝说,才使祝某激动的情绪平定下来,最终将这起不稳定隐患化为无形。

  原来,祝某与人发生债务纠纷,债务担保人未执行法院判决。内心认为不公的祝某,扬言要放火烧毁债务担保人开办的幼儿园。事后,祝某受到了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
为防止事态扩大蔓延,让祝某对公安机关的处罚心服口服,彻底放弃放火烧毁幼儿园的罪恶念头,王群又主动找祝某谈心,通过近半个月苦口婆心的讲法析理、教育帮助和引导等,最终使祝某认罪服法,通过合法途径解决了纠纷。服刑期间,祝某表现良好,以实际行动遵守矫正监管规定,带头热心公益事业,主动为家乡基础设施建设捐款捐物。

  8年来,王群始终战斗在社区矫正一线,任劳任怨,忘我工作,严格执法,无私奉献,扑下身子抓落实,切实履行了一名基层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忠实践行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沙湾区从2009年起累计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25人,无一脱漏管、重新犯罪情形,赢得了各级领导、同事和社区服刑人员的交口称赞。沙湾区社区矫正工作连续7年获全市先进,社区矫正执法大队连续3年被评为全区“政法先进集体”。王群本人被市司法局“记三等功”1次,并多次荣获市社区矫正工作先进个人、沙湾区政法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