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都市急危重症床旁超声临床应用培训班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举行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5年成都市急危重症床旁超声临床应用培训班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举行

2025-07-01 17:13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破局急诊救治壁垒,赋能床旁精准决策——6月13—14日,由成都市急诊急救质量控制中心举办的“2025年成都市急危重症床旁超声临床应用培训班”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顺利开展。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于洪涛受邀主持同步举行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超声培训基地”授牌仪式。

培训采取通过“理论授课+病案分享+实战操作”三位一体模式开展,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急诊科、超声医学科、心研彩超室等多专业专家受邀授课,区域内急诊、重症医学等相关专业的近200名医务人员参与交流。

理念转变:多维视觉实现综合能力提升

本次培训紧扣国家卫生健康委《急诊超声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精神,实现三大突破:



1.急诊主导,贴近实战:

全程以急危重症临床问题需求为导向,摒弃传统影像科单一视角,聚焦急诊救治场景痛点——心肺急重症超声评估、创伤E-FAST快速筛查、休克病因床旁鉴别、超声引导穿刺精准操作。



2.边查边治”能力闭环:

通过“理论授课+病案讨论+真人实操”三维体系(如脓毒症休克、昏迷、“生气的膀胱”等病例深度解析),强化学员在抢救黄金时刻同步完成诊断与治疗决策的能力。



3.破除资源壁垒:

严格限制实操人数,采用小班化教学确保每位学员掌握急诊超声基本操作、图像解读及临床转化技巧,直击基层医院设备使用率低的痛点。

提升思路拓展:构建区域性急诊超声生态体系

本次培训进一步印证了急诊医生掌握超声技术的意义,也为成都市急诊急救质量控制中心推动全链条急救能力提升拓展了工作思路。下一步,中心将着力通过标化能力、技术下沉、科研转化等方式,着力构建区域性急诊超声生态体系,为推动区县级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注入新动力。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