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达川区石桥古镇“烧火龙·闹元宵”大闹三天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2-23 17:50:21 编辑:尹岚 点击: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民俗文化成为炎黄子孙的精神支撑,达川区石桥古镇2000年来就一直传承着春节“烧火龙·闹元宵”活动习俗。

据四川省武术协会法门武术研究会会长、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达川分会会长、法门武术第九代代表性传承人姚德海介绍,烧火龙,是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的传统民俗。在当地人看来,没有烧火龙,就意味着春节还未过完。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桥火龙贯穿着扎龙、做烟花、请龙、龙请水、洗浴洗礼、烧火龙、清宅、罢龙的民俗风情。每年正月十一到十五(元宵节)连续五夜,十名青壮汉子头戴龙帽,身穿短裤、各举一节用麻布、竹篾做成的龙灯,龙身跟随前面的大红宝灯,伴随着激越的锣鼓声沿街舞动,蜿蜒翻腾,大街小巷的居民用硝磺、火药、柴炭、铁屑等原材料制成的烟花,随心所欲的对神龙进行燃放,喷薄四溅的火花,五颜六色,绚烂多姿,令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古镇、人、龙、火融为一体欣喜若狂闹新春,祝愿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往年,从农历正月十一到十五,连续五天都有石桥火龙表演。从2011年开始,出于安全的考虑,改为从正月十三到十五,今年也不例外。

除了烧火龙,达州市宝善文旅有限公司成了推动当地传统文化的一支劲旅,《翻山饺子》、《法门武术》等省级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名声也越来越响亮。

翻山铰子—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以唢呐为主奏乐器,以铰子(铜质小镲)为道具,以挥舞和击打铰子(铜质小镲)的汉族民间舞蹈。具有巴蜀舞蹈、音乐、戏曲、曲艺、杂技的多种特征,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记载,四川汉族民间舞有39种85个节目。“翻山铰子”就是其中之一。

四川省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法门武术,产生于峨眉道家,盛行于秦巴山区,尤其是在川东北达州市达川区石桥古镇一带广为流传,系汉族独有的传统武术文化,流传悠久,源流有序,具有巴人地域风格武术体系。

达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波说起家乡的宝贝,很是感概。据他介绍,达川区石桥古镇始建于东汉年间,历史悠久,丰富的文化艺术远近闻名。有近两个世纪校史的“宝善书院”、有“湖广填川”八省移民联建的会馆宗祠、有象征西方文明的“天主教堂”,有叹为观止的四大“节”、“孝”牌坊。古镇保存有完好的红军石刻标语。石桥古镇非遗文化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历史久远,起源于汉代,如“孔明灯”;二是种类众多,有“烟火架”“烧火龙”“翻山饺子”“法门武术”“米酒鱼”“川剧座唱”等;三是品味高,目前有国家级非遗1项,省级非遗3项,市级非遗1项,区级非遗5项。2008年,石桥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9年7月,石桥烧火龙被纳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授予石桥镇“民俗文化体验区”称号。(李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