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情怀动人心

——成都院水电勘察作业年度突破27万米钻孔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12-29 15:48:20 编辑:邓书琴 点击: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这首《勘探队员之歌》,激励了无数地质工作者。他们坚守项目一线,推动国家工程建设。在2023年即将划上句号时,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成都院”)的勘探专业捷报频传。
这一年,完成水电领域地质钻孔27万米、平洞6万米,涉及张坎航电工程、楞古、孟底沟水电站、两河口混蓄、江西沁水抽蓄等50个水电项目,再一次实现自我突破。同时,创造了行业水平钻孔、超大口径钻孔等新的纪录,助力世界海拔最高抽蓄电站在内众多重大项目的核准和建设。
从18到1200人,勘察专业因水而生
数字是枯燥的,但支撑这些数字和纪录的,是成都院与生俱来的担当,更是报效国家能源事业的赤诚情怀。
基础,决定高度。只有针对性地筑牢基础,才能托起巍巍水电大坝。地勘工作是水电建设的先驱,承担水电前期工作任务。要想直观了解地层结构及地基性质,查明承载能力,有无地下水,水温及化学性能等情况,必须通过钻探这一基础工作。
世界水电看中国,中国水电在西南。成都院勘察中心常祖平自豪地表示:“成都院因水电而生,勘探专业随之诞生。随着西南水电飞速发展,成都院钻探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70年前刚成立时18人,发展到高峰时1200余人。”
这支勘探队伍,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常年征战于大江大河上,足迹遍布西南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以及雪域高原;也涉足中部、北方地区,甚至走向“一带一路”。
时代眷顾奋斗者,星光不负赶路人。在层峦叠嶂的峡谷里,在险象环生的悬崖边,在奔腾不息的激流中,在杳无人烟的草地上,队员们怀着建设能源的豪情,征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攻克了一系列复杂勘探技术难题,为水利水电工程的论证与设计,提供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那些历经千辛万苦,勘探到的千真万确的地质“密码”,印刻在千山万水之间,点亮了千家万户,夯实了勘察专业千妥万当的基石。

甘孜州项目高海拔钻探作业现场
数十项重大成果,技术创新引领发展
宏大的时代背景下,成都院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业务日趋多元,产业链不断延伸,一批重大工程快速推进。面对复杂地质条件下行业勘探难题,原有技术和工艺已不能完全满足。
求变发展,求新发展,成了必然选择。常祖平介绍,将“技术创新”定为专业发展战略,紧盯重点项目“卡脖子”难题。只有打造了“金刚钻”,心里才能沉稳起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都院一贯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仅在勘探领域就拥有诸多重大成果。“深厚砂卵石复盖层金刚石钻进与取样技术研究”,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勘察专业立足工程与自身发展需要,在没有成熟经验可循的条件下,组织精干力量,抢占技术制高点。先后创新研究出“孔内爆破跟管钻进”“空气潜孔锤取芯跟管钻进”“孔内深水爆破”等技术,首创了“特深厚覆盖层钻进成孔取芯配套技术”。
不满足于现状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成都院“超大口径钻孔钻进取芯”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填补多项行业技术空白,进一步巩固了领先地位。先后荣获省部级奖13项,编制技术规程14项、工法4项,取得30余件专利。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成都院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创新开展定向钻探、特深孔钻探等技术攻关,并将这些前沿技术成功运用在道孚抽蓄、双江口混蓄等重大项目中;全面开展勘探数字化、信息化工作,支撑和引领向智慧勘探、无人勘探发展。

雅砻江流域项目水上钻探作业现场
40年聚少离多,薪火相传山河为鉴
踏勘大地,洞见河山。机会总是垂青敢担当、勇奉献的人们。
每一次野外勘察,都是意志考验。勘察点位往往处于无路、无水、无电、无信号的原始区。有时为了放样,要花上一整天,随时可能遭遇各种险情。夏季潮湿炎热,蚊虫叮咬,冬季又面临大雪封路和极寒冰冻,条件异常恶劣。
安全交底,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安全员对首次进山的新同事总要再三叮嘱:“途中碰到毒蛇、野兽是家常便饭。杂草丛、枯树叶是毒蛇最喜欢藏的地方,野外勘察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与同行伙伴。”寥寥数语,道尽了工作中的艰辛与风险。
“空气稀又薄,氧气吃不饱;上山不容易,下山腿更抖。”这是高山勘察的真实写照。在甘孜州4300米海拔山脊上勘察任务中,一名同事突发急性肺水肿。危急关头,负责人背着他跑了四公里陡峭便道。赶到医院时,全身湿透,双腿早已不听使唤。
相对于工作的单调与辛苦,野外最难熬的,莫过于要承受家人聚少离多的思念。这群如钻探作业般朴素的人,咬紧牙关坚守在岗位上。
作为勘察中心的“尖刀机组”,老机长徐雷负责大凉山一项紧要工程。他在动员会下达“各点击破,不完成不下山”的命令,带领机组历时2个月创造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钻孔纪录。在退休之时,徐雷动情地说:“我干了近40年勘探,说实话,勘探很苦很累,但很有成就感,一批批新人也成长起来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成绩已是过去时,最是情怀动人心。在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成都院继续以“能源报国”为己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在赋能双碳战略、服务绿色能源中交出新的答卷。(杜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