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六大产业是四川省基础雄厚、特色明显、前景广阔的优势产业,也是四川构建以工业为主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支撑。围绕发展壮大六大万亿级产业,讲好四川企业发展故事,传播四川经济声音,7月11日至14日,四川2023“时代光影百部川扬”进企业宣传活动正在蜀中大地展开。10余名中央、省市媒体记者,走进东方电气、成都巴莫科技、通威太阳能、四川金象赛瑞化工、四川新绿色药业等代表企业,探寻万亿产业集群下的企业创新发展“密码”。
媒体采访团走进东方电气集团(央广网发东方电气集团供图)
明珠速瞄一
东方电气:大国重器的时代责任
坐落于四川德阳的东方电气集团是中国电力驱动时代的先驱者之一,是全球最大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之一,为我国提供了大约三分之一的能源装备,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责任。东方电气集团下属的东方电机参观点,记者们见证了国内首个定子冲片绿色“无人车间”。它实现了生产操作无人化、生产数据驱动化、生产控制智能化、生产产品绿色化,将人均产出提升了620%;在东方汽轮机参观点,5G技术、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机器视觉等前沿科技确保了国内首个叶片加工无人车间及首条黑灯产线全天24小时分分秒秒的精妙运转。这里还有国内首台自主研制F级50兆瓦重型燃机,它突破了燃气轮机“卡脖子”难题,是支撑我国“双碳”目标达成的重要力量之一,已经载入我国电力系统史册。
东方电气集团世界首台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模型(李秀江摄)
在一个个世界一流的数字车间里,、在一台台全球领先的大国重器前,媒体记者们深切感受到了东方电气自1958年创立以来的筚路蓝缕的艰辛历程,也被企业面对灾难泰山压不弯腰,碰发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东汽精神深深打动。正是这种难能可贵的东汽精神,东方电气扛起了大国重器的时代责任。
明珠速瞄二
成都巴莫科技:全球首家正极材料行业“零碳”工厂
“目前公司正在快速推进产能提升项目建设,预计建成后将公司实现产能进一步提升。”成都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成都巴莫科技)总经理吴孟涛表示。
作为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制、开发和产业化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位于成都金堂县的成都巴莫科技一、二、三期已建成投产,实现10万吨产能,致力于打造国内综合水平最高、生产规模较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高端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基地。该企业的主要产品包括高镍、三元及钴酸锂等正极材料,其高镍系材料填补国内空白,打破日韩对高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垄断局面。
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3060”双碳目标,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电力、交通和工业三大领域成为减碳主战场。2021年,成都巴莫积极响应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全面启动“零碳工厂”计划,公司成立以总经理吴孟涛为组长的可持续发展体系项目组,集中力量全力推进公司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公司在“碳中和”方面做出的努力得到了国际权威第三方机构SGS的认可与肯定,2022年获得全球正极材料行业首个PAS 2060碳中和宣告核证证书,为我国乃至全球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工厂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可借鉴样本和全新的解决方案。
“成都巴莫成为全球首家正极材料行业“零碳”工厂,但零碳工厂的实现不是终点,而是低碳绿色发展的新起点。”吴孟涛说,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提升零碳工厂水平,通过产品研发、工艺改进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厂区适时引入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动交通物流电动化,实现万吨投资世界最低;同时,总结“零碳工厂”建设中积累的经验,将零碳工厂建设标准复制和推广到浙江、广西等基地,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围绕全球锂电材料领导者的愿景,将产业链各环节、全球各生产基地建设成“零碳”工厂,为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明珠速瞄三
通威太阳能:跑出成都智造“加速度”
“2024到2026年,通威太阳能产能将达130-150GW。”这样的底气来自通威以成都金堂项目为试点正打造的5G+先进制造业典范和全球光伏行业首个5G应用基地。
在通威太阳能金堂项目电池片生产车间生产线上,记者们随处可以看见“忙碌”的IGV小车,地面上是因常走线路磨出的痕迹。在长达近400米生产线上,一台台机器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列队整齐,根据自己的分工进行有序的忙碌。
据了解,生产线上的IGV智能机器人的使用,用工可减少60%以上,生产效率提升160%以上,能源消耗降低约30%。足以说明5G应用对产能增效的成果。
通威太阳能智能化工厂一角(李秀江摄)
“今年也是通威太阳能发展的第10个年头。经过近10年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已连续6年成为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光伏产业权威分析机构PV InfoLink统计)企业,也是行业首家电池出货量超过100GW的企业。”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总经理助理庞三凤介绍。
近年来,通威积极开展5G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应用,打造金堂项目同时,依托工业智能制造场景,推进光伏绿色智慧小镇建设。一期6.6GW项目于2020年3月25日启动建设,第一张电池片于2021年5月28日下线。二期项目第一张电池片于2022年9月16日下线。据了解,通威太阳能在原子层沉积背钝化、选择性发射极工艺、双面电池、多主栅、TNC电池、THC电池等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技术成果,THC、TNC、TBC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均位于行业领先水平。
庞三凤介绍,通威太阳能THC电池目前已完成双面微晶技术开发,并拥有行业首条210半片铜互联(THL)中试线,最高研发效率已达到26.18%(ISFH认证),于今年3月刷新了异质结电池量产化效率(非实验室)的世界纪录。此外,公司还同步推进全背接触电池、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方面的研发,均取得积极进展。未来,金堂项目将继续充分利用成都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水电优势等,在蓉建设辐射中国西部地区和面向国际市场的光伏产品出口的主要生产基地,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跑出“成都智造加速度”。
明珠速瞄四
四川金象赛瑞化工:小小氮肥厂的百亿跨越
“从东坡老家到华夏大地,再到世界舞台,川金象从一个年产4万吨的碳酸氢铵小小氮肥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三聚氰胺、全国最大的硝基复合肥生产企业。”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川金象)行政总监肖俊辉自豪地向到访的媒体记者介绍到。
事实上,50多年的成长变化,是川金象全体员工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结晶,也是四川工业发展一个缩影。川金象始建于1970年,前身是原眉山氮肥厂,当时只是全国3000多家小化肥厂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年的大部分同类企业在生产工艺和安全条件更新迭代中被淘汰出局。谈及川金象的发展,肖俊辉深有感触,川金象以“科技为先、诚信为本、创新发展”为公司发展指导思想,狠抓技术创新,先后拥有各类相关专利700余项、PCT国际专利3项,近年来每年申报专利近百项,创新驱动已成为公司发展新动力。同时,先后与德国巴斯夫、美国杜邦、法国欧密斯及清华大学、中科院、川大、电子科大等国际国内著名大企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密切合作,通过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实现先进科技向生产力的快速转化,向绿色高质量化工及材料转型升级。
川金象工厂(央广网发受访企业供图)
“经过五十余年的风雨历程,川金象在产业布局和区位布局上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特征。”肖俊辉介绍,在产业布局方面,川金象拥有两大核心业务:一是以硝基复合肥、液体肥等化肥产品为主的肥料板块;二是以三聚氰胺、硝酸铵等为主的化工原料板块。通过多年来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公司已全面拥有合成氨、硝酸、硝酸铵、硝基复合肥、尿素、三聚氰胺整个循环经济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技术,其中三聚氰胺生产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合成氨、硝酸、硝酸铵、硝基复合肥、尿素生产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十四五期间,川金象规划在眉山高新西区投资51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氰胺一体化碳氮新材料、东区危化装置西迁、电子及生物精细化学品等共三大类8个项目。全部项目预计2025年底全部建成投产,达产后眉山总部累计年产值可达110亿元,利税将超25亿元,打造成为高品质的百亿总部基地。
明珠速瞄五
四川新绿色:从全国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企业到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腾飞之路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这是发展中医药产业的重要使命之一。
坐落于四川彭州市的天府中药城,从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到现代医药研发制造、医药贸易、医养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正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中医药研发制造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区。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新绿色药业),是布局在天府中药城的重要企业之一。这家成立于2009年的医药科技企业,是西部唯一一家、全国中药配方颗粒六家试点企业之一。企业主要从事以中药配方颗粒为主,涵盖中药饮片、多种中药剂型及中药大健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历经十余年发展,新绿色药业已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火炬计划”企业。
新绿色药业药物研究院(央广网发受访企业供图)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该公司坚定推进中药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四化”进程,成为了四川中药剂型改良的开拓者、中药道地药材的倡导者和中药现代化的先行者。目前,四川新绿色药业科研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中管局重点研究室”、“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为提升中药配方颗粒发药的便捷性、高效性、安全性、精准性,破除国外对中医药没有质量标准的诟病,新绿色于2002年开启“中药配方颗粒发药机”(智能中药房)的研发之路,历经十余年累计投入研发经费2亿多元,不断更新迭代,连续研发成功了六代发药机产品,形成国内首个中药配方颗粒全产业链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作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新绿色药业将在传承传统中医药理论和中医药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中医药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四化建设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成都‘百强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为四川中医药强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新绿色药业副董事长赵健表示。(李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