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我们把‘振奋人心、备受鼓舞’的感受转化为立足岗位、主动作为、担当负责的动力,坚决贯彻中央‘三农’工作要求,全力打造‘无忧地、理想城’幸福村寨。”理县杂谷脑镇日底村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甲方负责人向丹蓉表示,“该项目自开工以来,在村两委和各级干部群众的关心支持下,进展非常顺利。”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近年来,杂谷脑镇坚持基础整治与示范引领相结合,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倾力创建日底村“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着力继官田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上榜后再打造一个本土亮点,逐步形成理县南部产城融合文旅融合“连片精品村”整体布局。目前,日底村按下“快进键”,创建工作快马加鞭、全速推进,工程如火如荼建设中。
吹响重点项目“冲锋号”,提升农村人居生活品质。2022年,投入1300万元建设日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新建污水管网约10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20盏,景观标识1处及民居屋面喷漆、沿线浮雕展示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因村制宜打造乡村小景观;项目开工以来,各级领导多次亲临现场,严格项目跟踪督导,镇党委紧扣时间节点,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抢抓施工黄金期,确保工程尽早尽快惠及群众,预计今年5月底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辖区旅居环境,实现村庄环境“整体美”,为理县“一廊两区三地四片五县”建设添砖加瓦。
打造复合新型“城中村”,推动集体经济蓬勃发展。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日底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域通达,传统村落的“颜值”得到大幅提升;通过产业联动,全村甜樱桃80余亩,青红脆李300余亩,蔬菜400余亩,做强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村内已建成集体经济光伏发电站、红色记忆餐厅、幸福农场草莓大棚,年收益10万余元;目前村域内正在修建恒温游泳馆,镇党委提前研判游泳馆运营模式,有望与企业达成联营机制,可解决村内富余劳动力,实现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的完美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魅力值”不断攀升,复合新型“城中村”初见雏形,必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人才扎根该村发展,稳步推进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激活红色文化“新引擎”,做精做美做强乡村旅游。四月天的日底村,碧空如洗,生机盎然,作为县城窗口、门户,其区位优势明显,有着丰富的农文旅资源;之后将通过深度挖掘茶马文化、红色文化和乡土特色,积极争取资金提升改造维关老寨及红军医院遗址,恢复修缮红色之路—“茶马古道”,连点成线乡村旅游线路,全力打造日底红色品牌,发挥红色文化效应;依托现有2亩草莓大棚,且茶马古道经过大棚,将维关打石板的现有土地资源整合盘活,全力打造水果采摘、田园烧烤等娱乐多元融合的现代家庭体验式农场,逐步形成集恒温游泳馆、维关老寨、茶马古道、家庭农场、红色记忆餐厅为一体的农文人旅结合的休闲产业群,把乡村特色旅游做精做美。
杂谷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进刚表示:“工作的好坏让群众来评判,下步我们将持续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扩大中心城镇辐射带动作用,让‘三家园’提质工作向其他村寨延伸,使辖区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邹正茂 杂谷脑镇 代遥 南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