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自流井区检察院秉持“治未病”和“治已病”并重理念,统筹融合四大检察职能,常态化开展“把脉”“诊治”等“法治体检”活动,创新打造“三三三”工作模式,主动帮助市场主体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涉法涉诉困难和问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用好“三条渠道”。上门“问诊”。以“千名政法干警进网格”为平台,优化检察干警包联企业制度,入企走访、调研发放问卷,上门征求企业合理诉求、困难,建立健全诉求、困难清单台账。入驻“坐诊”。依托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工作站,入驻西南(自贡)国际陆港法务中心、辖区工业园区,选派干警值班接访,开通涉企案件诉求解决“绿色通道”,及时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法治体检”服务。线上“接诊”。利用“12309+12345”电话热线、“12345”政务平台、“12309”检察服务中心,通过信息、数据共享,全面、快速获取市场主体反映的诉求、意见。近年来,共走访企业562人次,接待市场主体319个,接听、接受市场主体咨询热线221条,通过“三个渠道”收集问题76条。
抓好“三个环节”。“诊治”环节。针对不同市场主体诉求,按照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咨询服务等事项分流、专人解答,通过提前介入、诉前磋商、风险防范预警提示等形式开展“精准施治”,及时与各职能部门对接服务,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如在办理陈某某、熊某某等四人交通肇事、危险驾驶一案时,为防止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对辖区农村客运车辆违法超载、站外揽客、黑车私拉乱跑等现象予以查处,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向某运业有限公司发出检察建议,竭力帮助其依法规范经营,减少因违章超载等乱象可能导致的交通事故和人身伤亡为企业带来的高额经济损失。
“根治”环节。针对市场主体经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组织专业团队集体研判,开出“健康处方”,提出加强管理、风险防范等治理类检察建议,着力提升服务保障营商环境整体水平。在对某汽配公司开展法治体检时发现,该公司拥有球墨铸造生产技术在整个西南地区已处于前三甲之列,誉满铸造行业。但公司系家族企业,家族式管理缺乏民主和集体决策程序,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动力及潜力受制约,公司在对法律政策的认知还不够深入和系统,未形成公司法律顾问常态化参与和全程参与重大决策机制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法律政策认知、法治环境保障、公司治理、风险防范化解等方面制发的促进企业规范管理的检察建议,竭力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复检”环节。建立“企业包帮+社会治理”成效回头看机制,定期组织对市场主体诉求解决、社会治理成效等情况进行“回访”,及时查纠包帮不精准、落实不到位、治理效果不佳等问题,实现“法治体检”闭环运行。截至8月,共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35件,磋商公益诉讼案件6件,均取得良好效果。
扮好“三种角色”。涉企法规解说员。在开展“法治体检”服务活动中,注意结合典型案例讲解涉企法律知识,通过面对面交流46场次,让法律法规走进企业;运用检察新媒体平台,及时更新和推送相关的法律知识65场次,全方位宣传涉企法规。合规经营指导员。包帮干警在包帮企业解决诉求中,通过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现状,精准掌握企业需求,帮助家企业理清思路,找对方向,引导39家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最大力度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合同风险、用工风险。营商环境宣传员。及时总结推送5件“法治体检”过程当中好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通过法治专栏、法治节目以及互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介绍自贡服务营商环境政策,擦亮“法治营商环境最亮自贡”名片。(吴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