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获悉,自贡市大安区政协委员潘登于2022年“五一”前夕,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近年来,他实施原料生产线技改53项;推动自硬公司建成了国内生产规模最大、工艺路线最先进、产品质量最优的偏钨酸铵生产基地,实现新增销售收入7.2亿元(出口创汇近亿美元);研制的“特粗碳化钨生产系列工业炉”填补了业内空白。6个项目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累计获国家专利授权10余项,为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展现了一名政协人的责任担当。
潘登所在的自硬公司,始建于三线建设时期,是中国五矿旗下硬质合金及钨钼产业的核心成员之一。
“我90年代参加工作,那时我们国家的制造业还处于崛起之初,装备较先进发达国家有不小距离。工作中,我逐渐认识到装备的先进性是产品品质的关键,对于推动产业进步、实现制造强国至关重要”。在区政协委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勇于创新”的三线建设精神驱动下,他在装备自主创新之路上不懈“攀登”,喊出了“工艺进步,装备先行”的口号。
“用这种特粗碳化钨为原料制造的大型矿山工具实现了进口替代”,销售人员对这种原料赞誉极大。而特粗碳化钨作为自硬公司粉末产品的“王牌”,一开始却面临品质高,制造成本也高,产能还低的窘境。
“没有经济性,于企业而言不过镜花水月,我想从装备方面求得突破”。潘登有了此想法之后,便为之努力了9个年头。
“该原料的‘双高温’生产工艺对设备要求极高”,团队人员对那道难关记忆犹新,“碳化设备和还原设备是产出该原料的关键,但当时我们使用的是六十年代技术的设备”。
“新型碳化炉研制,我先后设计了三个版本”,再提及当年的勇闯“无人之境”,潘登仍有一丝难掩的兴奋。这个研究,潘登在国内开创了使用某型推进器,确保炉内反应过程稳定的先河。最终,研制出了超过国内同行水平的新型石墨管碳化炉。但潘登仍不“知足”,琢磨起了自动化。紧接着,“石墨管碳化炉自动化系统研究”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自动化,至今仍受到业内企业追捧应用,为高端制造提供了装备保障。
新型还原炉的研制,潘登仍是一如既往心存“执念”,研制了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同比原设备单台产能提升了72%,能源成本降幅为27%,就在大家觉得这个成果非常了不起的时候,他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长时间守在现场琢磨起了改进方案,时隔一年推出的第二个版本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技术,单台产能再提升约50%,能源成本再降10%;产品品质赢得了国际同行标杆企业的赞誉。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下,可作为火力发电、石化等行业环保处理用催化剂的偏钨酸铵需求井喷,自硬公司决策实施偏钨酸铵生产线扩能改造。
“这个项目,于社会而言具有环保意义;于公司而言是转瞬即逝的‘窗口’”,当时的潘登对该项目没有百分百把握,但他认为敢想敢干就会不辱使命。
流程设计、工艺优化、设备引进改造……仅3个月就完成了旧生产线的优化和新生产线的建设。“最厉害的就是‘快’”,项目参与人员仍对那场“突击战”记忆犹新。十年厚积,此战惊艳,不仅推动了偏钨酸铵制造业的提质升级,更为碧水蓝天保卫战助了一臂之力。
作为一名区政协委员,他积极履行职责,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用最擅长的专业知识,发挥界别委员的主体作用,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他目光坚定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主创新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也是我们政协委员的职责所在。我所做的事,不过是对政协委员‘坚定维护核心、倾力服务中心、坚守为民初心、广泛凝聚人心’要求的忠实践行。”(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