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区是南充市中心城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20毫米,水资源总量1.139亿立方米,而人均水资源量仅171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面对水资源短缺严峻局势,走好水资源集约节约发展之路迫在眉睫。近年来,顺庆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以健全管理制度、严控“三条红线”、落实管理责任为工作重点,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监管力度,推动工作落实
将水资源管理与节约用水工作纳入河湖长制工作统筹推进:不定期开展水资源与节水监督检查,常态化开展非法违规取水行为排查整治,依托“双随机、一公开”系统以及“互联网+”监管系统,常态化开展非法违规取水行为排查整治,从源头上强化日常监管;严格水资源论证和节水评价,坚决发挥水资源在区域发展、相关规划布局和项目建设中的刚性约束作用,在新建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中坚决贯彻落实“四水四定”方针政策以及节水“三同时”制度;开展重点监控用水单位、高耗水行业取水户节水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组织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提升用水效率,全面推进取水监测计量建设,编制年度用水计划,强化用水需求和过程监督管理。
狠抓基础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细化节水目标任务。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的战略部署,细化水资源节约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落实工作措施,有序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2022年,全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得到严格管控,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1.73亿立方米红线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指标均达管控目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3,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低到8.92%;强化节水管理措施,科学下达各取水户年度计划取水量,强化目标刚性约束,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推动相关行业规划、重大产业和项目布局、各类开发区和新区规划开展水资源论证,促进产业结构布局规模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严格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加强对重点用水户的监管,强化对用水定额和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深入落实节水评价制度,将节水评价作为取水许可审批重点内容,把好重大项目节水关,切实压缩不合理的用水量;实化节水载体建设,以农业、工业、城市为抓手,大力开展节水载体建设,2022年12月顺利通过水利部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验收,同步完成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建设,指导西华师范大学完成节水型高校创建,同时积极推进企业以节水为重点内容的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和循环化改造,深化节水机制创新,探索建立节水激励机制。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节水氛围
把准宣传时机。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宣传节点为契机,联合多部门向群众集中开展“保护水环境、共护嘉陵江”“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嘉陵江”等主题活动,形成“节日效应”,扩大宣传效果;明确宣传对象,积极开展“七进”宣传活动,让节水宣传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党校、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以团体组织为载体,形成以点带面的高质量宣传效应;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做好宣传工作,以手机彩铃节水小视频、宣传展板、宣传手册、电子滚动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处处抓节水、人人都节水”的浓厚氛围。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顺庆区将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践行“十六字”治水方针,持续巩固提升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果,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通过强化监管、筑牢根基、营造氛围多措并举,凝心聚力推动顺庆区节水工作高质量发展。(顺庆区水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