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乡村文旅能人非遗传承不停歇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2-10 11:04:19 编辑:杨仁昌 点击:
四川南充:乡村文旅能人非遗传承不停歇
李晓艳(中)教文艺爱好者金龙舞要领

吴明远展示翻山铰子精彩动作
翻山铰子和金龙舞都是散落在乡间的宝贵民间文化财富,也是重要的非遗项目。在南充,有这样一些乡村文旅能人,他们在传承非遗的路上从未停下脚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日前,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22年四川省突出贡献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名单,南充7人上榜。其中,来自仪陇县文化馆的李晓艳和营山县明德乡磨盘村的吴明远入选传承保护型名单。
仪陇县金龙舞成为省级非遗项目
“同学们打起精神来,不要紧张,演出的时候一定要把我们的精气神展现出来,将平时训练的动作呈现出来,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2月5日下午,在仪陇县德园广场,2023年南充市“嘉陵春江闹元宵”舞龙舞狮比赛即将举行,赛前,仪陇县文化馆副馆长李晓艳不停鼓励着队员。当天,仪陇县代表队担任演出的是来自仪陇县宏德中学的55名学生。作为第一支上场表演的队伍,他们在赛场上舞动了5条“金龙”,最终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看着学生们开心不已,李晓艳十分欣慰。
“舞龙舞狮比赛今年恢复举行,现场看到这热闹的情景,作为文艺工作者,我感到很满足。”李晓艳说。
李晓艳是金龙舞非遗传承人,说起金龙舞她如数家珍,“金龙舞是根据彩龙舞演变而来的。早前的民间艺人们或因为舞龙队人员的组织缺乏性、或因为增加走街串巷及适应各种场合表演的灵活性等诸多因素,就将原有‘彩龙’的‘龙身’精减,留下了五节,由3人起舞,俗称‘五节龙’;又因‘龙’衣红黄搭配、金布镶嵌,在太阳光下舞动起来金光闪闪,故又取名‘金龙’,金龙舞由此得来。”
为了更好地传承龙舞文化,李晓艳和同伴一起策划开展了仪陇龙舞培训活动。来自全县各乡镇的队员代表组建成了多支龙舞队,从最基础的动作到动律组合,从独立的个体到队员的相互配合,事无巨细地传授。作为指导老师之一的她,更是从培训活动中收获到更多经验,感悟到龙舞精神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在日前公布的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中,仪陇县金龙舞入选。
“金龙舞对演员舞蹈、体力等都有要求,我现在每天都在想怎样在传承中创新发展金龙舞,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李晓艳笑着说道。
创新表演技巧 激发非遗更多魅力
近段时间和李晓艳一样忙碌的,还有同时入选四川省突出贡献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名单的吴明远。日前,吴明远受眉山市仁寿县的邀请,从营山前往仁寿表演翻山铰子。
吴明远是营山县明德乡磨盘村人。虽然明德乡较为偏远,但是吴明远和翻山铰子却远近闻名。“我舅舅罗声洪是翻山铰子的第三代传承人,我小时候就跟在舅舅身后学习翻山铰子,17岁正式拜舅舅为师,开启了学艺之路。”这一学,吴明远和翻山铰子的缘分就延续了30多年。
“翻山铰子以唢呐为主奏乐器,以铰子(铜质小镲)为道具,主要有打、擦、翻、转这四种形式。”采访中,吴明远介绍了翻山铰子的艺术形式,“翻山铰子的技巧性很强,不仅要学习一系列舞蹈动作,还要熟练掌握每一种乐器和上百首音乐。表演者要合着节拍,挥动双铰,利用铰上所系的绳子,在各个不同部位击打,看似简单,其实难度相当大。”
在吴明远的从艺生涯中,不断创新表演技巧。他自创了“鲤鱼跳龙门”“白鹤闪翅”等又像杂技又像舞蹈的技艺,还能在9张重叠起来的桌子上表演自如,让传统翻山铰子看起来更有观赏性。近年来,由他主演的《铰子情》《翻山铰子》等节目多次参加省、市、县的各大表演,翻山铰子这一传统技艺越来越受关注。
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吴明远身上也肩负着传承责任。吴明远在表演翻山铰子时,他的小儿子吴佶隆也在一旁认真学习。“他小时候,我就发现他对音乐很有兴趣,从那时起我就有意教他,他也学得很认真,现在他放假的时候也跟我一起四处演出,目前能进行一些简单表演。”吴明远希望未来儿子能够将翻山铰子传承下去。
同时,为传承发扬非遗技艺,吴明远还多次带队到全国各地进行表演,载誉而归。他登上过央视《乡村大世界》,参与过《中国影像方志》录制和《东西南北贺新春》眉山分会场表演,以及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他还荣获过四川省声乐大赛表演银奖。
在培养传承人方面,吴明远也尽心尽力。他不仅收了学徒,传授项目流程和核心技艺,还在营山县明德完全小学授课,四年级、五年级每两周有一节课。
“从年轻人身上,我看到了翻山铰子的未来,虽然传承面临着困难,但是相信这门古老技艺不会失传。”吴明远说,他希望有更多年轻的学生来系统全面学习,让民间艺术走得更远。(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