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年俗村:从“千万工程”经验中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12-19 10:03:48 编辑:陈欣 点击:
寒冬时节,行走在绵竹市孝德镇年俗村,悠远宁静的乡野风光中,百姓幸福满足的笑脸令人过目难忘。美化农村环境、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把“诗与远方”带到了群众身边,也把好日子带到了群众眼前。
近年来,孝德镇年俗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紧密结合村情民意,以年俗文化底蕴“融景”“兴业”“聚人”,和美乡村开启了“蝶变”之旅。
激发产业活力  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
冬日里,在年俗村“年俗·年舍”民宿内,三三两两的客人在小院里围炉煮茶,尽享悠闲之意。民宿“管家”方兰蓉在厨房、大厅间穿梭,忙着准备茶歇和特色餐。
“旅游不只是观光,更是休闲和体验。‘年俗·年舍’在提档升级后备受好评,留住了越来越多游客的脚步。”孝德镇年俗村党支部副书记雷振兰说,“年俗·年舍”定位为乡村精品民宿,由一栋闲置房舍改建而成,属于村级集体资产,年俗旅游公司负责经营,聘请专业管家运营。
利用闲置资产发展旅游产业,正是孝德镇年俗村探索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之举。
今年,年俗村在发展“年俗·年舍”精品民宿的基础上,探索村集体入股、国有平台公司建设、社会资本参与运营的多元合作模式,共同打造“禾千院子”民宿,建成后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还复刻“年俗·年舍”成功经验,探索“镇村统筹、飞地抱团、共建共享”发展模式,由年俗村、毫照村共同出资250万元,打造“耘舍”精品民宿。
目前,“耘舍”民宿和“禾千院子”民宿正在进行内部装饰装修。两大民宿正式开业后,必将点燃该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我们依托年画、年俗文化内涵,按照‘党支部+集体公司’模式成立年俗旅游公司,从事民宿餐饮、休闲观光、农业生产等24类经营项目,仅3年时间,村集体经济收入就已经实现0到100万元的突破。”年俗村党支部副书记牟修军说。
去年以来,孝德镇年俗村还利用地处绵竹市现代粮油园区核心区的优势,对1500余亩土地进行宜机化改造,小田变大田,新增耕地200余亩,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目前,年俗村3800余亩耕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农业机械化率达100%;土地流转2820亩,流转率达74%。年俗村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组织17家,夯实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
创新基层治理  打造乡村治理新典范
新村建好了,产业发展起来了,如何开展乡村治理,让乡村更和美?孝德镇年俗村给出了答案,“硬”环境提升质量,“软”环境丰富内涵,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
硬环境方面,年俗村按照“政府投一点、企业让一点、集体出一点、群众筹一点、社会捐一点”模式,精准实施农村基础设施“五网”提升工程,实现路、水、电、气户户通和5G全覆盖。还配齐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休闲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软环境方面,依托党建+网格,搭建“1+12+2+3”治理架构,发挥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将年俗村安置点划为12个居民组团,每个组团设党员旗手和网格长,聚焦“微服务、微管理”重点,每周组织1次组团院坝会,收集群众意见,排查矛盾纠纷。每月召开1次村民议事会,共同议定组团反馈民生事项。每季度开展1次“有事来协商·院坝协商”议事活动,围绕村庄规划、发展难题等寻求共识,以高效能治理“聚人心”。
此外,年俗村还通过“行动+活动”“清单+积分”的方式,深化村民自治,激发德治活力。积极探索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诚信创建”3大评选行动,在村里招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120余名,推行公益服务,弘扬社会新风。组织“非遗推广、节日庆祝、民俗表演”3大文艺活动,发挥特色群众文艺队伍作用,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制定权力、自治、协助、证明、服务、积分“六类清单”,确保村干部履职有依据、群众办事有指南。完善年俗村新时代实践惠民超市,实行积分奖励,推动“讲究卫生、助人为乐、低碳环保”成为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新共识。
孝德镇年俗村将继续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用金钥匙打开美丽乡村的大门,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小切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事业”。(申梨 徐伦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