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从何而来?它的发展现状如何?其中采用了哪些高新技术?磁浮高铁是怎么“浮”起来的?为什么高铁让人有又快又稳又安全的乘坐体验?
11月25日下午,由沈志云院士作序推荐,西南交通大学沈火明教授主编的新形态科普图书《探秘高铁》在全国铁路科普教育基地,西南交大九里校区明诚堂发布。你想知道的关于高铁的问题,这本图文并茂的精致图书都将告诉你答案。
《探秘高铁》由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一本内容丰富、图文精美、融入场景模拟的新形态图书,并入选2022年“科普中国创作出版扶持计划”项目。该书从广义高铁的概念出发,普及了高铁的基本知识、概念术语和发展历程,无论逻辑结构、呈现形式还是传授互动方面,都能为读者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开幕式上,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杨新阳表示,2022年科普中国在全国遴选“科普中国创作出版扶持计划”出版类项目40项,《探秘高铁》依托强大编写团队和前瞻性、科普性、科学性的优质内容获列其中。这本凝聚高校专家智力成果和资源优势的科普图书发布,必将为推动高铁发展、助力人才培养及促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数十年致力于推动中国铁路和高铁事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志云先生为该书作序。在发布会现场的推荐辞中,沈院士表示,作为一本科普读物,《探秘高铁》用带领式的阅读方式,引导读者认识和了解高铁。在沈院士看来,青少年乘坐这本“知识高铁”,能激发出科学兴趣、培养对高铁的热爱并有可能在未来投身中国高铁的科学研究和建设。
该书主编沈火明教授长期专注于列车噪声控制、微动磨损等领域的研究。他对照活动现场摆放的4组高铁模型,分享了该书的创作缘起和心路历程。他认为,呈现给读者的,除了带领式阅读编写结构,还有多媒介的丰富内容和云端引入的场景模拟视频。他期待《探秘高铁》为青少年进一步了解中国高铁这一“闪亮名片”,而驰骋在中华大地上的“红神龙”和“金凤凰”,亦将带给青少年们更多体验和感悟。
《探秘高铁》之所以能让青少年翻读得津津有味,其中一帧帧色彩灵动、构图多变、光影和谐的高铁图片起到了极强的吸引作用。作为书中四十多张图片的供稿人,知名铁路摄影师罗春晓也在发布会线上讲述了图片背后的故事。
发布会现场,还举行了“点亮高铁梦”公益赠书仪式。除捐赠给西南交大附属中小学的图书阅览室外,《探秘高铁》将经由西南交大研究生支教团,送往马尔康、秦安等地山区图书室,作为当地青少年科普读物。主创团队希望通过赠书来点亮偏远山区小读者的“高铁梦”,为青少年读者插上“交通强国”梦想的翅膀。
近千位高铁爱好者和读者通过云直播间参与新书发布活动。(王昱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