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川西民居特色的农家院墙上,一幅幅水墨丹青画淡雅而清新,周围干净的道路、翠绿的树林、漂亮的小楼与之相得益彰……这里是成都市青白江区“全国文明村”姚渡镇凉水村的张家院子。
如今,凉水村的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已然枝繁叶茂、绿染乡野,一幅文明新风绘就的新图景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76岁的彭仕兴是土生土长的凉水村人,几岁时便随父母搬迁到张家院子,他见证了凉水村的发展与变迁。“以前这里到处都是泥水凼,没有像样的道路,环境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后来,村上带着我们栽桃树,环境才慢慢有了变化。”彭仕兴老人回忆道,在各级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凉水村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新的目标迈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吸引了成都及周边地区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钱袋子鼓了,文明素养也得跟上。“讲文明、懂礼貌、爱护环境和卫生,这是我们作为全国文明村村民最起码的要求。”彭仕兴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将院里院外打扫一遍,他说,环境干净了,不仅能给游客留下好印象,自己看到心情也舒畅。
“建和谐邻里,延万家情缘”“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如今,为了让文明之风“吹”进村民的日常生活,润物细无声地滋养村民们的精神世界,村委会在张家院子的外墙上绘上了文明主题墙画。对此,彭仕兴也有自己的看法:“这墙画真漂亮,不仅能倡导文明新风,还给我们院子添彩,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呢!”
文明新风的浸润,让乡风民风美起来。
在张家院子的尽头,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农家小院。飞檐翘角、滴水瓦当,给人以优雅脱俗的感觉。院墙上书写着“家风家训”“增广贤文”等句子,显现出浓郁的传统文化之风。这座小院是村民林德兵于2020年在自家的宅基地上修建的。
为了给乡亲们提供一个免费看书的场所,他专门将底层大厅打造成“共享书屋”,放置了宽大的实木书桌,并在一整面书墙中摆放了几千册图书,包含人文、自然科学类书籍和少儿读物。
据林德兵的母亲黄桂华介绍,以前,他们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她的一双儿女都因学费等原因没能上大学。儿子林德兵高中毕业后自学大学课程,经过多年的打拼,如今在建筑工程方面小有成就。“他就是吃了没有读书的亏,知道读书和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在修新楼房的时候,他就拿出一楼来办这个图书室,让村里的大人、小孩都来这里读书。”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看到村民们纷纷来到这间宽敞、舒适的图书室看书,黄桂华的脸上露出了淳朴的笑容。(王昱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