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乘势而上奋力谱写“科创高地、锦绣郫都”新篇章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5-15 10:44:20 编辑:黄成群 点击: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为我们擘画了未来五年社会主义现代化成都建设的宏伟蓝图,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示范区、怎样建设示范区”这一重大命题。

“未来可期!”“催人奋进!”“撸起袖子加油干!”迎着市党代会的春风,郫都区以坚毅笃行的实干作答,加快把市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变成现实——“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努力在‘三个做优做强’中找位置强担当、在‘四大结构调整’中谋创新促转型、在‘产业建圈强链’中育优势求突破、在‘城乡融合发展’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高质量建设‘科创高地、锦绣郫都’,为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出更多郫都贡献!”
创新策源激活能级跃升“源动力”
五月的菁蓉湖,草木蔓发,碧波荡漾。依湖而建的成都恒邦天府喜来登酒店已开门迎客,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区域节点标志性项目成都智算中心正式上线,建设中的国盾融合创新中心施工现场一片繁忙……纵横交错的路网、错落有序的楼宇、风景优美的生态公园,一座科创引领的未来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今年2月,中共成都市郫都区科创新城工作委员会、成都市郫都区科创新城管理委员会正式揭牌。这也意味着,郫都区正式吹响了加快科创新城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号角。一年成基、两年成形、三年成势,规划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的科创新城,今后将是带动郫都区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如何高水平建设科创新城?“我们将打造双创3.0版,实现双创基地向科创高地跃升。”科创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菁蓉湖片区规划建设一个高品质、专业化的创新孵化空间,集项目孵化、科技金融、公共技术平台等功能于一体,以专业化的科创服务促进产业集聚规模扩展、能级提升。同时,郫都区还将从“三个着力”入手,打造科技创新体系,培育科创新城新动能。
依托国盾融合创新中心等创新资源,积极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产业创新平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建成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33个,攻克高磁导率磁性基板、高级射频芯片模组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建设四威科创基地、东方氢能产业园等9个创新平台,国盾融合创新中心、世强硬创电子信息技术研发中心6月底前竣工验收。
深化校地企合作机制建设,发挥高校特色优势学科作用,在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大学、成都工业学院等高校建设高校产业园、大学生科技园、科创社区,挖掘“5G通信用关键材料与器件”等高校专利成果101项,推动智能硬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领域50余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为契机,布局科技馆、博物馆、音乐馆等功能性基础设施和科创医院、科创中学、科创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66个,推动城市品质和形象整体提升。编制科技创新应用场景规划,实施数字商业示范街区、城市未来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场景示范工程,打造科技展示、体验和消费场景,推动智能生产、品质消费、科幻文创、绿色生活、智慧治理等场景交互融合。
目标已定,战鼓擂响。以科创新城管委会为中心,郫都区各有关部门分工合作、协同发力,围绕城市规划、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才等各项工作,制计划、排工期、抓落实、保进度,高质高效推进科创新城建设。
建圈强链夯实产业发展“主支撑”
3月31日,成都市建圈强链重大产业化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现场签约涵盖绿色低碳、新型显示、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链的20个项目。其中,郫都区的东材科技、贵州航锐2个项目上台签约,协议总投资85.7亿元。
氢能的开发与利用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近年来,郫都区围绕氢能产业持续建圈强链,目前已聚集氢能产业链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20余家,形成了制储运加(深冷股份、液空厚普、金星石油、氢捷动能)、燃料电池系统(东方电气、锋源科技)、燃料电池整车(成都客车、天路通)等主要环节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链。
从重大项目招引落地到产业建圈强链,郫都区认真落实制造强市战略,坚持“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大旗”,抢抓国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机遇,聚力招大引强、培大育强,加快构建具有影响力、竞争力、显示度的现代产业体系,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稳中求进。
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建圈强链落地落实,夯实城市功能三个做优做强的产业支撑?郫都区方向明确,路径清晰。
作为郫都区的优势产业之一,中国川菜产业城力争到2022年培育3家细分产业“链主”企业,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到2025年,基本形成高效协作的“生产企业+基础配套+公共平台”产业生态体系,初步建成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主体活力强、协同效应强的特色产业集群,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达到120亿元。
成都影视城将主动承接四川省影视产业“一核多极”极核定位和成都世界文创名城重要承载地功能,准确把握影视产业数字化、工业化发展趋势,大力发展超高清视频、科技幻想等细分领域,促进影视与科技深度融合,加快抢占数字影视、数字文创等未来产业制高点,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影视产业集群,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现代化影视新城。力争到2025年,全区文创产业增加值达到90亿元(其中影视城核心区达到50亿元),进一步打响“成都智造”“成都出品”影视品牌,基本建成“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影视基地。
绿色本底扮靓城市品质“主阵地”
近年来,郫都区大力塑造有风景、有内涵的公园城市生态景观,以绿道为纽带,串联“公园链”,联通“河湖网”:高标准建设菁蓉湖生态公园等成都市“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建成城市公园、生态湿地、小游园和微绿地142个、绿道354公里,城市绿地率达40.96%,城市道路绿地率达85.11%。

今年初,郫都区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省级生态县。而在此之前,郫都区已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县、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新时代·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中国最美生态宜居名城等殊荣。
荣誉,不仅是对过去努力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激励。展望未来,郫都区喊出响亮口号,打造“科创高地、锦绣郫都”,未来5年,生态底色更加靓丽,城市气质更加出彩,城市治理更加高效,绿色低碳深入人心,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公园城市将在郫都区精彩呈现。
美好的愿望要靠具体行动来实现。已经发布的《成都市郫都区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着眼增进“绿色福祉”,提出了符合郫都生态功能和发展定位的行动目标,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区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乡集中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0%以上。
根据该实施方案,郫都区将实施鹃城净空、净水蓝网、健康沃土、幸福鹃城“四大行动”。每一项行动,都有具体的硬指标,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以“幸福鹃城”行动为例,该行动要求,力争到2025年,郫都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花卉彩叶植物覆盖率达到30%。建成天府绿道超过500公里,形成全覆盖、通道接续、功能丰富的“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三级绿道体系。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也在提升。2022年,郫都区将探索建立数字生态综合监管平台,将该区饮用水水源保护监控平台、大气自动监测站、饮用水源网格化监管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等整体融合,建设实时地图分析、多源数据统计、智能环境分析、环境应急调度和相应APP应用软件,以科技实力守护美好家园。(郫都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