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又一处活力新生之地——祠堂街艺术社区6月将亮相!
祠堂街艺术社区位于成都主城区的核心区,毗邻人民公园,距离市中心天府广场不到500米,环绕在成都博物馆、四川美术馆、四川科技馆周边,是成都文化商业走廊上又一处精品汇聚之地。
祠堂街艺术社区不仅保留了百年历史的街巷格局和建筑遗存,更是以珍贵的文保建筑群落为基底,重新激活了成都百年文艺最活跃的那段历史。艺术带来无尽鲜活的创造力,让人们再次聚焦于此,让祠堂街这片原本活力朝气的商业社区,迎来了又一次新生,成为成都城市更新的范式之作。
祠堂街艺术社区是如何刷新城市更新的新玩法的呢?笔者前去打探了一番。
首推地随房走,担当片区社会责任
祠堂街艺术社区是成都主城中心最后一块文保建筑高度集中的区域,含市级文物保护建筑3栋,市级不可移动文物建筑3栋和历史巷道1处。但在针对祠堂街社区开展的城市有机更新项目启动之前,整个社区建筑陈旧破损,人居环境欠佳。社区所有的文保建筑当中,包括新华日报社旧址、乐器厂宿舍在内的5处院落还有人居住。一个院落经常住着多户人家,居民居住空间狭小,生活质量亟待提升。
随着成都市城市更新政策的践行,在坚持少拆多改的原则下,保留修复这些历史文化建筑,改建老旧院落、为尚居住在此的居民改善生活条件成为迫在眉睫的事项。祠堂街艺术社区更新项目通过践行“地随房走”的创新模式,让原住居民获得了人均45㎡的新居,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不仅如此,随着项目的推进,新业态、新场景的祠堂街艺术社区也将改善这片城区功能结构,为周边的文博展区补充配套,延展艺术形态,提升城市能级,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当好文化遗产经理人,重塑社区新活力
祠堂街艺术社区城市有机更新项目从保护社区历史风貌,修缮文物保护建筑做起。项目运营方梳理了祠堂街近百年的历史脉络,通过对史料的精心研判发现:这里在历史上既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地下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又是文艺界精英汇聚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与周边传统民居不同,从民国时期开始祠堂街便是成都文化艺术和潮流时尚的代言地,人们喜欢在这里看电影、看演出,逛书店、“转”商店,泡茶馆、“下”馆子,逛新鲜、看热闹、追时髦……当年有这么一句话流传,“在成都,春熙路热闹的是生意,祠堂街热闹的是文化!”
为了更好地保护整个社区的历史人文资源,项目运营方提出了百年文艺祠堂街、红色文化根据地和西南艺术溯源地的定位,以“文化遗产经理人”的运营思路,“在保护中更新,在传承中创新”,担当起挖掘地块本身价值、更新社区、重塑活力的责任。根据祠堂街的精神文化脉络与商业基因,项目运营方提出了契合社区未来发展方向的招商全景图和产业规划。未来,祠堂街艺术社区将集美术馆、艺术衍生品商店,新生活方式茶社、复合体验书店、沉浸式红色文化博物馆、艺术家空间、艺术孵化创业园等于一体,随着这些符合社区气质的商家和业态的进驻,祠堂街艺术社区将在活化文保建筑和历史社区的同时传承历史文化,重塑社区新活力。
生态先行,成就公园里的立体艺术社区
祠堂街艺术社区城市有机更新项目总占地19.4亩,整体规划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社区内除了亟待修缮的文保建筑外还有急需改造升级的办公楼宇,为了在视觉上将古建和现代建筑有机统一,社区的建筑团队提出了“锔瓷金缮”的设计概念,通过新老建筑融合的打造手法,让整个社区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另外,由于交通布局变更,早前祠堂街的一些文化建筑仍留在紧邻的人民公园当中。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如今的人民公园是老成都闲适生活的一道窗口,与之相邻的祠堂街艺术社区更是公园不可多得的延展文化场所。
有了人民公园大体量的生态支撑,祠堂街艺术社区在设计之初也形成了“绿肺、绿心、绿带、绿廊”的理念。面对人民公园的开口通路,使社区融入公园“绿肺”。通过社区中心的绿色广场,以及串联社区的二层“绿带”和空中“绿廊”,打造出拥有多维体验路径的立体生态社区,不仅让艺术与商业融入更多绿色,也带来更多交互的可能。
场、业、人完美融合,运营问卷交出漂亮答案
祠堂街艺术社区生态绿色、贯通交互的规划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的空间载体。在此之上,项目运营方更是提出了以“场”“业”“人”为抓手的实施路径。“场”是基础氛围营造,项目运营方结合在地文化,把空间美学与城市记忆融合呈现,打造为市民提供优质文化内容的沉浸式体验消费新场景。“业”是通过艺术与商业恰如其分的融合,打造产业化思维、商业化逻辑的艺术社区,形成多元复合的无边界艺术现场。“人”是社区核心,以社群思维运营,吸引艺术家、消费者、产业人才、企业家和创造者聚合交流,让社区真正“活”起来。据项目负责人透露:更多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正在源源不断呈现在祠堂街艺术社区项目中,即将在6月亮相的它,将带给城市巨大的惊喜。(陈静 供图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