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审批备案的9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压减,压减率100%。”1月7日,攀枝花市西区教育和体育局负责人说,西区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重点民生工程来抓,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以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强化“五项管理”、课后托管服务为抓手,持续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创新特色办学模式,目前,学生校内负担明显减轻,校外培训过多过乱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双减’政策的出台,是一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及时雨’。”西区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双减”政策下,西区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上下功夫。
辖区10所义务教育学校推行小学生作业尽量不离校,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与答疑;实行学生作业分层设计,通过作业量、作业难度分层,解决学校优生“吃不饱”而后进生又“吃不了”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组织开展“作业革命成果展示推介活动”,提升教师作业设计水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充分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开发了《脸上的色彩艺术》《傈僳欢歌》《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等系列校本教材,深受同学们喜爱,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特色发展;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层次、分时段设置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为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我课后服务项目报的沙画和科技小制作,没有想到学校的课后服务项目那么丰富,下学期我要报剪纸和电脑编程。”市十八小的王钒语谈起自己的课后服务项目,非常兴奋。
“我们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开设了足球、篮球12个独具特色的社团活动。”市十八小马琴老师说,学校的这些课后服务项目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又让学生在各类课后服务活动中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西区还开展期末无纸化综合素质评价,通过“阳光宝贝森林大闯关”等趣味活动,组织辖区小学一二年级进行期末无纸笔统测,学生在游戏中快乐考试,在游园中自信成长。
“无纸化测评,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活动中巩固了所学知识,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同时也开阔了我们老师的思维,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创造性的思路和方向。”攀枝花市第十八小学校副校长蒲艳丽表示,期末无纸化测评考试以趣味的方式完成对学生一个学期学习的激励性和发展性评价,是一项不错的举措。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西区重点整治违规办学资质、培训时间、聘用教师、预收费等问题。先后开展联合专项检查6次,责令5家无证无照培训机构停止办学,转型和注销机构9所,压减率100%;同时,组织所有培训机构负责人召开政策解读咨询会,对辖区9家涉及学科类教学的培训机构负责人进行“一对一”指导和服务;多形式向家长进行《关于校外培训的温馨提示》的宣传,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
“通过双减以后,孩子学习负担没有那么重了,也不用每天放学以后我们家长接着他东奔西跑进行课外补课,我们家长在经济方面也得到了很大减负。”攀枝花市第十八小学生家长刘洋说。
如今,从家庭作业到校外培训,从课堂教学到课后服务,西区的“双减”工作给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重复性的作业少了,周末和假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班停了,学生的疲惫感觉得到了缓解,很多家庭的氛围也轻松了不少。(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