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创新,勇当火箭腾飞的“造血师”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11-04 07:51:20 编辑:吕纪元

“报告指挥员,预冷机空气进口温度35℃,空气出口温度12℃,冷媒高压1 Mpa,冷媒低压0.2 Mpa,预冷机工作状态正常;压缩机空气出口压力0.8Mpa,出口温度35.50c,流量10800m3/h,状态平稳,过滤器压差-0.006bar,水温油温均在正常范围内,压缩机工作状态正常……”

近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低温燃料生产保障团队工作人员薛锦涛向中控室报告设备运行数据,指挥员常文臻通过现场数据采集核对,对液氧生产设备运行工况进行对比分析,确保低温产品生产稳定可靠。

 

据了解,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低温燃料生产保障团队于上世纪90年代正式加入火箭发射保障序列,是发射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系统之一,主要担负火箭发射和准备过程中液氮液氧生产、运输以及液氢的接收转注,先后参加了风云、嫦娥、北斗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因此,工作人员常被大家称为火箭腾飞的“造血师”。
 

一本本设备维护保养、设备运行记录,诉说着这些年的经历与变革。“这些本子不仅记录了设备性能的变化,也记载着一代又一代造血师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同时也见证了我们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成长历程。”有着29年工龄的技师兼系统指挥员刘永春介绍到。
 
 

近10年来,随着西昌卫星发射场的快速发展,该团队自身职能业务也不断拓展,迈入高质量发展道路:生产流程更优化,2020年,新一代厂房建成运行,较老设备而言,新设备更具智能化,压缩机稳压变流,膨胀机气源直通压缩机,缩减了繁杂的工序,操作更容易上手。质量管控更精细,在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下,大力开展“7S”现场管理建设,工作场所更加有序,工作环境更加整洁,操作流程更加顺畅、安全管控更加托底、资源利用更加高效。产品产量更赋能,过去液氮24小时只能生产10m3左右,液氧24小时生产7m3左右;现在产能提升一倍以上,液氮24小时产量25m3左右,液氧24小时产量17m3左右。完成任务时间缩短一半,更加增强了对发射场低温产品保障的贡献率。
 

“近年来,我全程参与了新厂房的建设、操作文书的修订等工作,我和身边的同事,自身得到锻炼成长的同时,也见证了祖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更加坚定了我们航天报国、航天强国的使命感、荣誉感。”92年的年轻系统指挥员何烈深有感触的说到。

“我们一直致力于求索创新。因时而进,从一代代老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用新理念、新设备、新技术推动新发展,因势而新,在保障任务上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当好火箭腾飞的‘造血师’,坚定航天强国信念,创新岗位能力,为航天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提供坚强保障。”该团队负责人黄冀韬介绍说。(向阳 黄冀韬 刘常连 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