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邻水县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抓手,坚持“环线拉动、片区联动、园区驱动、品牌带动、融合互动”的发展思路,构筑起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型支撑产业,形成优质高效的“313”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构架,筑牢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基石。
环线拉动 片区联动 做优产业文章
3月30日,在柑子镇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示范基地,村民们正在已经完成土地整形的梯田上进行播种、育苗、盖膜等。
“目前,我们坡改梯已基本完成,现在正在进行玉米覆膜种植。”柑子镇副镇长朱静云向笔者介绍道。
据了解,该基地是邻水县在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开展“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大豆振兴计划”打造的高产样板,规划建设总面积5000亩,建成后,将在基地内实施“粮油”轮作,优化粮油生产结构,有利于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届时,玉米、大豆双高产将成为现实。
去年以来,邻水县紧紧围绕“片区+环线”发展原则,立足县域特色,因地制宜划分出“六大片区”+“五大产业环线”,不断壮大粮油、生猪、蔬菜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优质脐橙特色产业,以产业筑牢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基石。
2021年,邻水县共建成集中成片5000亩以上的柑桔基地重点镇13个,脐橙年产量9.5万吨,发展绿色粮油基地32万亩、精品蔬菜基地3.5万亩。截至目前,邻水县共发展柑橘35万亩。2022年邻水全年粮食计划播种面积达121.2万亩、总产量在46.7万吨以上,全年出栏生猪84万头、复种蔬菜22万亩以上。
品牌带动 技术引领 延长产业链条
去年,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邻水县柑子镇菜垭村赫然在列。乡村要发展,产业是基础。能够成为全县唯一一个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该村葡萄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上班地点离家近,收入也不错,一年怎么也能拿到几万块钱。”4月1日,在柑子镇菜垭村葡萄基地,正在对果树进行修枝的村民喻建洪说,他上班的地点,就是柑子镇菜垭村的主导产业所在地——四川缪氏庄园。
四川缪氏庄园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设施大棚葡萄种植园区,该庄园一直秉持绿色、生态、环保、利民的发展理念,打造葡萄产业全产业链。目前,该庄园已建成葡萄产业基地2000亩,白兰地生产车间1000平方米,并配套鲜食葡萄分拣线、葡萄酒酿造、葡萄干烘房等设施。
近年来,该庄园更是投入大量资金构建智慧农业物联网,建立生产信息管理、病虫害预警和决策信息发布系统,形成完整的生产网络服务平台。
“我们这一块都是智能大棚,员工在办公室通过手机就能对大棚内的葡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还能对棚内温度、湿度等进行远程控制。”四川缪氏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缪敏向笔者介绍道。
不仅仅是四川缪氏庄园,去年以来,邻水县积极推广高产经济作物和增产技术,大力发展数字化现代农业,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优质高效的“313”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构架。
2021年,邻水县首个现代农业粮油服务中心、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交易中心正式建成,全县冷链静态库容达1.7万吨。同时,邻水县还建成了智慧农业管理平台2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6个,其中,省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1个。邻水脐橙连续2年登陆央视,品牌价值升至19.5亿元。
融合互动 合作共赢 拓宽产品销路
“我们基地正在种植辣椒,预计种植300亩。”4月4日,在邻水县城北镇贵人槽山地蔬菜园区,业主杨小琴一边指导村民给土地盖膜,一边向笔者介绍道。
据了解,自2018年规划建设以来,该园区瞄准重庆市场,重点发展以榨菜、儿菜、大头菜、辣椒等为主的山地蔬菜,高标准建成了以辣椒、茄子、榨菜为主的特色山地蔬菜基地4000余亩。
城北镇贵人槽山地蔬菜园区,是邻水县奋力打造重庆近郊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一个缩影。
4月5日,在邻水县与重庆市长寿区交界处的明月山腹地,1600余亩白茶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金香玉幼苗压条作业。“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山,通过引进业主,栽植茶叶,现在已基本成型了,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村民日子也越过越红火。”邻水县丰禾镇关口村党总支书记彭世友说,接下来,该村将持续扩大栽种面积,向农旅融合方向发展,全力打造区域内绿色发展新高地。
去年以来,邻水县紧紧围绕奋力打造重庆近郊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目标,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抓手,积极做优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壮大农业规模,积极开拓重庆市场。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全县一产业增加值实现54.2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45元。
邻水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积极对接和争取渝北—邻水在邻共建优质农产品直供基地,发展定制农业、订单农业,有效解决渝北土地紧张、农业产业链缺乏资源空间的同时,切实打破邻水农产品产销流通、技术资金等困局,实现合作共赢,为全县实现乡村振兴打牢基础。(甘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