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自贡市贡井区的沙罗村6组可以看到,150余亩绿油油的高粱长势良好,间插的春豆已结出果实,农户们正在田间地头忙碌除去多余的高粱秧苗和杂草,期待今年的好收成。
沙罗村6组的高粱大豆种植基地航拍(摄影 廖志全)
“这个高粱和春豆是用间插方式种植的,再过半个月春豆收获后又马上套种夏豆,实现一年收两季豆,增加农户收益。”贡井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董晓军说道。
贡井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站副站长王娟介绍情况(摄影 廖志全)
在高粱地或者玉米地间套作大豆是近年来贡井区积极响应国家“大豆振兴计划”,深入推进大豆科技自强行动的重要举措。间套作种植方式要求6尺开厢,宽行4尺种3行大豆,窄行2尺种2行高粱(玉米),该种植方式能有效破解粮豆争地,充分发挥边行效益及大豆固氮养地的作用,实现高粱(玉米)稳产、增收一茬大豆,具有一地双收增粮增收、一种多效用养结合、一技多用前景广阔的优势,是解决争地矛盾、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贡井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董晓军(左一)指导村民进行大豆种植(摄影 廖志全)
“刚开始村民习惯了单一的种植方式,我们就通过种植示范基地,邀请村民在农作物成熟后现场观摩、现场比价、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并实地提供技术支持,让村民切实认识到间套作方式收益更大,让村民逐渐接受并实行。”贡井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站副站长王娟认真介绍道。据悉,2021年贡井区套作大豆达到近10万亩,2022年入选“全国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
农技人员与村民交流(摄影 廖志全)
董晓军表示,种一亩地高粱等于两亩玉米地的产量,同时高粱以7.1元/公斤的保底价进行回收送至郎酒集团,让村民种出来的高粱有销路,同时大豆协议价3.4元/斤,已和蔬菜批发商联系好成熟后进行采收。农户收入和销路有保障了,都愿意套种高粱和大豆,目前全区种植的高粱有5万余亩,大豆种植10万余亩。
“以前村民就是种植玉米、油菜、红薯等普通农作物,高粱种植的人很少,一亩地的年收入也只有3000余元,通过产业调整后,村民都采用间套作的方式进行高粱大豆种植,现在一亩地年收入可达5600余元,大大地增加了农户的收益。”董晓军介绍道。
村民在除去多余的高粱秧苗和杂草(摄影 廖志全)
据悉,间套作的种植方式有效地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新思路,吸引了许多农场主投资创业,有效地盘活闲置土地,增加农户收益。“我们这里以前水源差,只能种植油菜等普通农作物,产量低、收入少。现在农场主将全组的土地统一流转起来间套种高粱大豆,把村内的空余土地盘活,也将在家的剩余劳动力利用起来,盘活了经济也可以让村民实现个人价值。”沙罗村6组组长林正友说道。
高粱和大豆长势喜人(摄影 廖志全)
近年来,贡井区政府高度重视套作大豆产业发展,通过推广大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套作大豆产业向规模化、优质化、绿色化发展,单产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2021年套作大豆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152.6公斤,千亩展示片平均亩产161.4公斤,百亩核心示范基地平均亩产达172.4公斤,比全区大面积套作大豆平均亩产133.9公斤分别高13.97%、20.54%、28.75%。同时大豆协议价比市场价高出约0.4-0.9元/斤,提高农户销售收益约20%。
“目前贡井区以成佳、龙潭、建设等乡镇为核心,规划建设约长20公里套作大豆产业带,促进大豆扩面增产,提质增效。”王娟说道。
高粱大豆间种地航拍(摄影 廖志全)
下一步,贡井区将积极抢抓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机遇,打造贡井区现代农业“5+2”特色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大豆科技自强行动,为振兴大豆产业、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户收入、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据了解,大豆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高,大豆产能问题受到格外关注,为缓解进口压力,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振兴国产大豆。《“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6亿亩左右,产量达到2300万吨左右,推动提升大豆自给率。(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