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充:全链条稳粮增收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11-03 13:10:04 编辑:杨仁昌 点击:

四川西充:全链条稳粮增收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西充县常林镇锦屏山村打造的“鱼米之乡”(资料图)。李同周 摄

近年来,西充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打造成片连线的高产高效粮油示范区,深挖土地潜力,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带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全力建设“生态田园·有机西充”。

聚焦粮油 扩大农业基地面积

近日,在西充县东太乡金龙山村,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条条新建的生产便道和排水沟渠;田野、村落连成一片……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田、村庄变成靓丽风景。

在金龙山村,只见数名工人正在渠道边垒砌石块……“这里的渠道衬砌完工后,这个项目建设就结束了。”西充县农业农村局农建股股长朱俊林介绍,金龙山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资480万元,涵盖560亩农田整治,3.1公里生产便道和5.7千米渠道修建,8口蓄水池建设。

“经过整治后,粮田化零为整,升级为‘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良田。”朱俊林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节水节肥、高产稳产、高效利用的目的。

据了解,西充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产业发展“头道工序”,累计投资9.9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49.63万亩,提升粮食生产能力560万公斤,农田排灌能力达85%,农机作业能力达75%,田间道路通达率达90%以上,耕地质量等级得到提升。

“西充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产业园区布局相结合。”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建平介绍,按照“产业园区布局到哪里、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到哪里”的原则,高标准农田建设服务于粮食安全生产示范带、有机农业第一县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重点项目,服务于巩固脱贫成果。该县97个脱贫奔康产业园全部实施了高标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扩大了农业基地面积。”赵建平介绍,2022年,该县新增种植粮油面积5万亩以上。

截至目前,该县建成现代农业基地35万亩、园区28个,其中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省级星级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2021年,该县粮食生产总面积86.03万亩、产量32.38万吨,较2020年分别增加4.78%、3.41%。

深挖潜力 提高土地利用率

10月18日上午,在西充县凤鸣镇双龙桥村秋洋芋种植基地,新发的洋芋叶碧绿鲜嫩,数十名村民在除草。

为抢抓农时,该县以种植秋洋芋为主,因地制宜大抓晚秋生产。

“双龙桥村秋洋芋种植基地面积300余亩,采取村集体统一种植、统一管护的模式进行种植,预计可收获秋洋芋500吨。”西充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副股长张海平介绍,今年,该县种植秋洋芋2.6万亩,预计可收获秋洋芋4万吨。

“土地要等到11月左右才开始下种小麦或油菜,我们利用这个时间因地制宜抢种一季秋洋芋,确保实现全年增产增收目标。”张海平说。

抢种洋芋是充分利用时间实现稳粮增收,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则是充分利用空间来实现稳粮增收。

据介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即:一行玉米、两行大豆或者两行玉米、二至六行大豆的种植方式。西充县关文镇长路垭村产业基地业主黄涛介绍,采取带状种植模式后,在不影响玉米亩产量的基础上,增产60%的大豆亩产量,实现了一季多收、一地多用,粮食增产、群众和企业增收。

据了解,2022年,西充县发展玉米大豆带状种植1.53万亩,增收大豆168.3万公斤。在该县,深挖土地潜力实现粮食增产的举措还有很多。“一田两用、一水双收”的“鱼米之乡”项目也是典型案例之一。

在西充县常林镇金祠寺村,分散的小田经整治后,变成了大田,起伏的坡地变成了平地,田间地头多了一条条产业路、灌溉渠。在水田四周的水渠里,依稀可见鱼儿游动。

“以前这些田只能种水稻,经过稻鱼基地建设项目改造后,田中间种水稻,田边挖沟养鱼。养鱼后,水稻的品质和产量得到提升,每亩还能产鱼150公斤左右。”业主罗浩说,在稻田里,鱼为水稻除草、除虫、耘田、松土,水稻则为鱼提供庇护场所、饲料,这种生态循环种养殖大大减少了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增加了生物多样性,维护农田的生态平衡,实现了“一田两用、一水双收、粮渔双赢”的目的。

“今年,2.4万亩‘鱼米之乡’基地增产优质水稻约2200吨、鱼约3000吨。”赵建平介绍。

科技赋能 增加农机使用率

走进位于西充县青狮镇杨柳垭村的四川丰森农业科技公司勇飞“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在智能管理服务平台的大屏幕上,人们能看见一只“小蜜蜂”不停地划着绿圈儿。

“‘小蜜蜂’是正在进行旋耕作业的农业机具。”该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凡纳入平台管理的大型农机,都安装有北斗导航智能终端,工作和停放的轨迹,大屏幕上一清二楚。

为提高种植效益,破解农业生产成本高的难题,该公司建设了“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目前,全县共有39家农机专合社、1万余台农机具、500余名农机手信息,以及24家农机维修、配件销售网点全部进入平台。”西充县农业农村局农机化推广站站长李鹏飞介绍,为了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益,该县建设了智慧农机服务中心,把全县农机纳入智能化管理,可实现农机手、专合社、经营业主更加方便快捷地对接。

“智慧农机服务中心的任务就是牵线搭桥。”李鹏飞介绍,通过农机智慧服务手机APP,实现“找农机、找农活、找农机手”网络化、一站式无缝对接。

据了解,西充县建成智慧农机+综合农事服务综合体,拓展农业托管、农资配送和农机维修“三大”业务,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服务项目。

“积极扶持发展农机专合社,大力开展农资、育苗、机耕、机播、机种、机收等各类培训。”李鹏飞介绍,该县构建各类社会化专业服务队伍,全力构建“主体多元、市场运作、竞争有序、服务优良”的农业生产社会化体系,打造集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的服务园区。

2021年,该县培训农机手858名,完成机耕作业96.9万亩,机播36.99万亩,机收49.78万亩,机械植保25.05万亩次,机械脱粒20.37万吨,该县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67.08%。(赵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