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四川每日的气温节节攀升,令人酷暑难耐。8月21日,南充市突发疫情,市辖三区实施“静态管理”。在高温中和疫情下,有这样一群人,不论在办公室还是居家办公,不论在站场上还是在管道旁,他们坚持守在最前线,只为守护“平安输气”。
骄阳似火安全输供
8月24日,渠县当日最高温度44℃,刷新8月15日的43.5℃,打破了全省最高气温记录。
面对持续高温天气,渠县采取了错峰停电措施,众多工业用户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停工停产,让电于民。
企业停工后用气量减少,致使管网压力波动。渠县输气站全员行动,密切监控管网压力,确保站场压力表数值与上位机数值准确无误,成了当前巡检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烈日下,即使站着不动,额头上也会冒出豆大的汗珠。渠县输气站站长吴双江背着巡检包巡检一圈,脸上、手上都是汗水,红色工衣早已湿透,甚至拎得出水来。他回到值班室对值班员赵相庚说:“持续高温下,我们更要加密巡检,多观察设备运行情况,确保关键设备安全可靠,只有这样,安全平稳输供气才不是一句空话。”
吴双江说完,看着手里还剩下的半支藿香正气液,一口气喝了下去。此时,他觉得这支小瓶里的液体,才是夏日里最可口的饮料。
距渠县输气站百余公里的磨溪输气站,同样在为天然气保供忙碌着。磨溪站作为北内环上的关键节点站场,承担着龙王庙组气藏的外输任务,向玉成、肖溪、铜梁压气站三个方向外输,为成都和重庆源源不断提供清洁能源。
作为磨溪输气站站长,吴鸿一丝也不能松懈。他观察到输往铜梁压气站的瞬量变化,和以往相比有变动。吴鸿没有放过这一细微的变化,及时与铜梁压气站沟通,发现是由于温度较高,压缩机减量运行引起的。在查找到原因后,吴鸿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线上线下监控到位
最近多地相继发生山火,看着新闻里播放的现场视频,作业区副经理、管道组负责人吴卓谦有些不安。他想着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下过雨,管道旁枯萎的杂草,只要有一点小火星,后果不堪设想。
作业区疫情防控员唐嘉阳说,静态管理涉及2座输气站场、69.3公里管线,为了保障平稳输供气,作业区专门编制了疫情防控方案。唐嘉阳每日认真排查人员情况,将一条条信息准确及时地发布在即时通群里。
由于受静态管理的影响,人员不能随意流动,外出巡线的通道更是关卡重重。管道组第一时间加强与三区能源部门衔接,开具了绿色通行证,同时联系信息员,加大对管道沿线居民的防火宣传,确保巡护工作正常开展。
疫情下,管道组以管道调度为中心加强信息收集,通过“人防”“物防”“技防”做到线上线下监控双双到位,做到在疫情防控期间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居家办公一刻不闲
居家办公的运行人员何京燃一刻也没有闲着。这两天,他频频收到应急抢险指挥中心的提醒短信,及时将预警信息转发至即时通工作群,提醒今年发生秋汛和旱涝急转的可能性极高,局部地区强降雨和旱涝急转引发地质灾害的风险极大,各部门一定要提前排查,做好应急联动准备。
何京燃回想起去年同期的防汛形势,思索着易发生险情的站场、阀室和管道处的保护措施是否有薄弱之处,今年是否有新的应对办法,他生怕有遗漏的地方,将想到的方法及时记录下来。忙完这一切,他又打开应急物资台账,仔细核对应急物资种类和数量后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鲜玲)